又一个医学领域的“全球首例”在上海开展。10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胸科医院获悉,该院副院长、呼吸病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孙加源带领团队,近日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引导的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这一“机器人+呼吸介入”模式,开启了肺癌微创治疗新世界。
泌尿系统涉及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重要器官,是人体代谢的“黄金通道”。当下,“泌尿三癌”即膀胱癌、肾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仍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群众健康。手术机器人以其“更微创、更精准、更高效”的显著优势,助力泌尿外科医生不断突破手术禁区,守护着无数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和家庭。
大皖新闻讯通过不足4厘米的单个小切口入路,切除了肾肿瘤,比微创更“微创”。近日,不幸罹患肾癌的赵大伯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接受了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右肾部分切除术,手术为患者最大程度保留了正常肾脏组织,术后赵大伯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新华网南京12月27日电12月26日至28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共吸引全国425所高校报名参会,其中241所高校携重点推介成果、高价值专利技术以及技术成熟度高、可转化应用成果,共2716项进行现场交易。
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简称S.M.A.R.T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致力于推动前沿研究与医疗教育及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培养“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泌尿系统瘤可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各个部位,其中肾盂以下为有管道的脏器,腔内均覆盖尿路上皮,所接触的内环境都存在尿液,致癌物质常通过尿液使尿路上皮发生肿瘤,所以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尿路上皮肿瘤均有其共性,并可能多器官发病。
自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出现以后,外科手术机器人就成了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的新方向。北京青年报记者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看到,一批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让行业看到了国产手术机器人的硬实力。还有基于5G技术远程手术,让更多的疑难杂症不再因当地医疗水平问题而被耽搁。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田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唐洲平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以及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联合自主研发的脑出血微创手术机器人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即将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
仅需通过一个小孔,单孔手术机器人就能完成中重度粘连的全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切除。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肿瘤医院(开元院区)妇科肿瘤病区医护团队,成功实施了豫西地区首例单孔机器人手术。
2018年1月3日,42岁的王先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了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实施手术的团队里,有位灵活的“独臂侠”首次现身便大显身手。它叫“天玑”,是最新的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