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农村老家,生产队大集体每天按时出工,就像如今城里朝九晚五上班一样,随着胡队长一声哨响,斗笠扁担箩筐铲子犁耙立马分布在田间地头,种豆的种豆,犁田的犁田,挑粪的挑粪,既是劳有所长的分工协作,又有彼此关系的亲疏搭配。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19日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向靓 朱寒冰)今晚,2024“谭盾家乡音乐节”——“电音穿越”过去与未来音乐会在长沙音乐厅奏响。本次音乐会由长沙交响乐团终身荣誉艺术总监、国际知名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担任导赏,各领域多元化艺术家倾情呈献。
近日,由中国剧协举办的“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审核结果揭晓湖南省再获佳绩由省文联、省剧协选送的专业组和业余组节目共获八项“小梅花”荣誉称号其中岳阳一剧目入选专业组个人项目剧目名称:花鼓戏《补锅》屈裔丹 饰 兰英表演单位: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剧目名称:祁剧《《拾玉镯》选段
【舞台艺术众家议】戏曲从形成之日起,就有着偏爱喜剧的传统。戏曲的喜剧精神源自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积极向上、乐天自信人生态度在戏曲等文艺创作上的体现和反映。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行当有生旦净丑,舞台有悲剧喜剧。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3月27日讯(记者 莫婷 王梓槐)中国戏曲百花齐放,历久弥新。3月27日是世界戏剧日,湖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中部六省联袂推出戏曲文化“大餐”,带领全国朋友走进花鼓戏、晋剧、黄梅戏、赣剧、豫剧、汉剧六个剧种,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6日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刘哲)12月25日,2025年“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暨湖南省政协委员“履职为民 连心汇”活动启动式在邵阳县五峰铺镇新田村启动,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一场戏曲与书画的艺术盛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6日讯(记者 唐亚新)听“湘”当有韵味的戏,感受湖南迷人魅力。花开盛世,鼓响椰城。2月15日晚,农历正月初六,湖南花鼓戏专场晚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上演,吸引了众多花鼓戏迷,剧场内1260个座位座无虚席。
长沙晚报12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今年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建院70周年,12日起,剧院推出为期13天的线上优秀剧目展播活动,展示“省花路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辉煌的艺术成就。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花鼓戏《打铜锣》(马秋戏剧艺术工作室)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6日讯(记者 刘瀚潞 通讯员 罗玉婷)锣鼓铿锵,戏韵悠扬;稚气学子,粉墨登场。一个个经典戏曲人物淡妆浓抹,在孩子们的演绎下跃然舞台,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尖叫和不绝掌声。
1月23日,南方小年,112张长桌在长沙湘江新区莲花镇莲花谷摆开。山谷里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一年前,这里还是很多村民从未踏足过的山谷。现在,十里八乡的上千名村民,被邀请到这里吃长龙宴、过“非遗中国年”。上午10点,村民们陆续来到这个被命名为“南科院子”的山谷。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2日讯(通讯员 刘哲 全媒体记者 黄能)“叫声林十娘你莫拖,旁人看了像什么……”11日晚,家喻户晓的现代花鼓小戏《打铜锣》在热闹繁华的长沙湘江剧场上演,拉开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现代小戏集锦”专场的序幕。
中国日报1月13日长沙讯 “如何守正创新传承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参与,并爱上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新命题。”1月13日,在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上,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学院院长蔡霞讲述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让传统戏曲与时俱进、破圈出圈。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今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迎来建院70周年。今晚起,剧院推出为期13天的线上优秀剧目展播活动,展示“省花路子”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辉煌的艺术成就。
在京港澳高速长沙服务区中庭,一群孩子突然爆发出惊喜欢呼。魔术演员手持彩绸折扇,轻摇间竟凭空“变”出一只灵活生动的鸽子,咕咕叫声引得围观司乘纷纷拍手叫绝;花鼓戏青年演员表演《补锅》,诙谐的唱腔引得司乘会心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