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海珠警方在推进“飓风2020”“破小案护民生”专项行动中,侦破一宗车内财物被盗案。民警进一步询问了解到,11月14日晚,李先生将自己的小汽车停在住处楼下的停车场,将放有车钥匙、信用卡、储蓄卡以及少量现金的随身挎包放在副驾位上,没锁车门就上楼回家休息了。
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10月18日起,为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联芯片信用卡开通“免密免签”功能,交易金额在300元及以下的消费,不用签字、不用密码,只需将卡片靠近POS机等受理终端的“闪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支付模式进入到了全新的“嘀”时代。
如今,随着支付方式的多样化,你买东西的时候会发现,手机、银行卡都可以完成支付。尤其是银联推出的“闪付”功能,您可以拿着带银联芯片和闪付标识的信用卡、IC借记卡,挥一挥就完成支付,在小额的情况下,不需要密码和签字,显得十分便捷。
近期,银联将“双免”的单笔交易限额进行了上调,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也纷纷宣布跟进调整。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今年初,银联将开展了两年的小额免密免签业务的规则做了修订,单笔交易限额由此前的300元提升至1000元。
原标题:“免密支付”,便捷背后有安全隐患伴随这一功能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案件、乌龙事件屡见不鲜“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
近日,一则微博词条#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登上热搜榜,引起网友热议。当我们进行移动支付的时候,往往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来确保支付操作的安全性,但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在支付过程中就不需要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了,只需点击确认就可以直接支付。
来源:今日惠州网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目光,他们经常使用点击链接或者蹭附近WiFi等方式盗取他人账户资金。为此,近年来不少银行会赠送盗刷险。不过,今年伊始,部分银行便取消了这一赠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