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堪称中国古代文人的杰出代表,李白众所周知,被后人称为“诗仙”,是中国古代自屈原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发展水平,而苏轼,也是家喻户晓的大才子,他堪称“六边形战士”,诗文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晓,在各个文化领域都取得了后世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
苏轼写相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李白写相思: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苏轼写豪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李白写豪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苏轼写月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孙继业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秋,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期满,以太常博士、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骑都尉,权知密州军州事,升任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在从杭州赴任密州的路上,他赋词《沁园春·孤馆灯青》:“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周媛 大唐历289年,雅宋共319年,两个年寿相近的朝代都诞生了群星璀璨的文人。 千年来,“唐朝一哥”李白和“宋朝一哥”苏轼,关于到底谁是“千古第一才子”的讨论,争论不休。当然,李白不知道这事儿,苏轼只知一点儿。
苏轼一生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正三品,是仅次于宰相的朝中大员。宋神宗是个对文字很挑剔的君主,他十分喜欢苏轼的文章,初次召见,听了苏轼那明快的议论,认为足以破疑解惑,即欲提拔擢升,无奈由于王安石的反对,以后又屡在御前谤毁他不是个纯正的学者,终以谢景温的诬告,逼得苏轼只好自请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