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伦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与傅斯年、徐彦之等发起组建“新潮社”,出版《新潮》杂志,1920年赴欧美留学,攻读历史和哲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东南大学历史系及附中。
1928年罗家伦(前排中间者)就任清华大学校长。资料图 据《江西省人物志》记载,罗家伦,字志希,笔名毅,1897年12月21日出生于江西省进贤县。父亲罗传珍曾任江西进贤等县知县,思想比较进步,罗家伦幼年就受其父影响。
费仲深与外甥柳亚子同案读书,后两人同赴吴江应县考,继而至苏州应府考、道考。考试结果,头场是费仲深第一,柳亚子第二;二场是柳亚子第一,费仲深第二;三场又是费仲深第一,柳亚子第二。主考官对柳亚子说,两人名次实难分高下,只是因为你是他的外甥,就得让他一下。
潮新闻 记者 陆遥4月的清华大学,春意盎然;新清华学堂内,一场与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罗家伦的精神会话正在进行。大厅里,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联合举办的罗家伦档案史料展正在直播;剧场内,话剧《春光明媚的日子》隆重首演。
作者简介罗久芳,1934年生于南京,长于重庆。1948年出国,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念完高中,1955年悉尼大学文科毕业。同年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主修近代史。1956年获硕士学位,1958年获博士候选人资格。曾任密歇根大学中文系助教,华盛顿大学远东学院研究助理。
潮新闻 记者 王啸天 通讯员 王富近日,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浙江绍兴柯桥支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绍时风华》于钱清街道江墅村文化礼堂成功首演。绍兴市柯桥区委常委、钱清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永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左剑恶教授等莅临观看。
在民国历史上,罗家伦的名字绝对如雷贯耳,他是北大学生,却成为清华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还担任过中华民国第一任驻印大使,不管是教育方面,还是政治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不过,罗家伦最让人所熟知的,还是他的那种怪劲和倔劲。1917年,北大组织招生考试,20岁的罗家伦应试。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杨月 隗功臣)清华大学校长换帅,又一次让这座百年名校走到了聚光灯下。无论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或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清华的历任校长们都肩负家国使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精英学子。
1910年10月20日,钱钟书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颇具名望的教育世家。科学家钱学森、学者钱穆都出自这一家族。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更是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钱钟书的伯父名叫钱基成,钱基成没有后代,按照惯例,钱钟书一出生就被过继给了伯父。钱家属于那种旧式大家庭,钟书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