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发布致歉信:2024年7月31日晚,网络上发出领航鲸“海莉”救护中,协会工作人员的子女下池与被救护领航鲸“海莉”接触的信息。协会在收到以上信息后,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继续对“海莉”实施救护。同时,就网友所发的事件进行调查。
■ 海南日报记者 周月光 黄媛艳5月24日,晚上10点20分,浙江省宁波市游客宋科威赶到三亚市。5月25日早晨5点,她赶到海棠湾,在一片偏僻的沙滩上写下:祝愿“海棠”回家一路平安。“海棠”是一头生活在深海的短肢领航鲸。
“6点15分‘海棠’成功入水!”5月26日清晨,获悉短肢领航鲸“海棠”顺利野外放归的消息,来自浙江省宁波市的游客宋科威开心地跟身边人报喜。作为最早发现搁浅“海棠”并提供救助的爱心人士,宋科威持续关注“海棠”救治情况,甚至自费奔波2000余公里,只为亲赴三亚送“海棠”踏上归家路。
南海网9月20日消息(记者 胡丽齐)9月20日,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三亚市生态环境局、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共同发起的“守护美丽岸线 我们共同行动,携手促进海洋负排放”第八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三亚站)在三亚湾海月广场举行,吸引学生、环保热心企业、社会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居民群众约
5月26日随着“利洋358”科考船上的吊机将担架缓缓吊起打开海南三亚因搁浅被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重回大海开始自主游动这趟历时145天的回家之旅圆满完成今年1月3日一头雄性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受伤搁浅被发现在多单位协作下被送到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治大家为它取名“海棠”经过专
时隔多年,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给自己的微信账号换了新头像。这是一张合影:她站在白色船首,面朝大海,两头短肢领航鲸恰好冒出黑色身躯,在碧海间畅游,形似镰刀的背鳍激起朵朵浪花。合影来源于刚刚结束的短肢领航鲸“海棠”放归后的首次回访调查活动。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程龙 摄影报道保育员向“海莉”投喂鱿鱼。7月31日是短肢领航鲸“海莉”搁浅获救的第14天,它不时摆尾搅动池水,状态良好。当天上午,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海莉”主动吞食被投入水中的鱿鱼。
7月29日,海南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介绍,11天前搁浅在三亚海棠湾海滩的雌性短肢领航鲸目前已经主动进食,能自主漂浮。可以自主漂浮的“海莉”。图/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据海棠区委宣传部此前消息,7月18日晚,海棠广场附近海岸有一只鲸鱼搁浅。
2024年5月26日,三亚,随着“利洋358”科考船上的吊机将担架缓缓吊起打开,海南三亚因搁浅被救助的短肢领航鲸“海棠”回归大海,开始自主游动,这场历时145天的回家之旅圆满完成。2024年5月25日,海南三亚,工作人员准备将短肢领航鲸“海棠”转运至科考船。
“海棠”回家了,我牵挂了145天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今年1月3日,一头雄性短肢领航鲸在三亚海棠湾受伤搁浅被发现,在多单位协作下被送到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救治,大家为它取名“海棠”。经过专业保育人员和爱心志愿者145天的悉心照料,“海棠”被成功放归大海。
近日,三亚搁浅短肢领航鲸“海棠”救助工作迎来新进展。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告诉九派新闻,领航鲸“海棠”已具备野外放归条件,预计5月22日左右放归大海。“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们觉得这个日子很有意义,预计在这一天送海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