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近代以来百余年的衰弱,但鲜有人知的是,乾隆皇帝曾接受过英国使团的来访。1792年9月,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奉英王乔治三世之命,率领包括副使斯当东、书记员巴戎等七百多人的大批随行人员,乘坐狮子号等三艘大船,从英国港口出发,前往中国。
乾隆给英国国王写的信至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内容展现了乾隆的愚昧。1792年乾隆皇帝八十岁大寿,9月26日,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驶出港口,前往中国给乾隆拜寿,英国此行更为重要的目的是想和清朝签订通商条约。
大英博物馆,这座汇聚了世界各地珍宝的殿堂,总是吸引着无数人慕名而来,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一件并不起眼的文物,却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是一封来自东方帝国的信笺,信封上盖着鲜红的印章,笔迹苍劲有力,落款处赫然写着“乾隆”二字,这封信的主人,正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乾隆皇帝,而收信人则是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
18世纪末期,英国国王收到了来自东亚地区的一封手写信,满篇皆是文言。不难看出,写信给国王的,是一个学习四书五经之人。这个人,名叫爱新觉罗•弘历创造康雍乾盛世的最后一名帝王:乾隆皇帝。这封信当真是乾隆皇帝所写,他为何要写信给英国国王,又写了些什么呢?
乾隆在位期间,通过治理西藏、巩固新疆、修建浙江海塘、编纂诗文典籍等方法,不仅让清王朝延续了父辈的烽火,还使清王朝上下呈现了一片繁荣盛景,可谓是风调雨顺,水到渠成,可这样昌盛的王朝最后却落后于其他国家整整百年!
1公元1793年,由马戛尔尼为团长率领的一支700多人的英国使团,来到了中国。他们以给83岁的乾隆皇帝祝寿为名,赠送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呈上了国书。使团带着国王的意愿请求开展通商合作,乾隆皇帝完全拒绝,并写了一封亲笔信带给英国国王。
[“山野说故事”又与您见面了,谢谢您的“关注”]购物讨价还价时,商家如果不满意对方还的价格,就会说一句“你是圣旨口啊?”意思是:就这个价格,不能更改?的确,中国古代是皇帝说了算,任何人都不得更改。圣旨就是中国帝制时期皇帝下达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它展示了中国帝王的权力。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物,⽤将忱悃。朕披阅表⽂,词意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怀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