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提笔忘字,对常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事,忘了也就忘了,查查字典,百度一下就行了,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是一个名人,在公众场所出现这种问题,那就有点尴尬了,甚至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当下内卷的社会竞争压力下,我们可以看到大学校长也开始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像前几天江西农业大学迎来了新校长名叫魏辅文,他是中科院院士,消息发出后,在江西农大引发了沸腾,很多人认为魏校长的到来相信可以给江西农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文·段宏刚跟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先生同乡、同龄的林建华,于1986年毕业于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是当今教育界的风云人物,从2010年12月起,到2018年10月,他在这8年时间里,先后担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这三所中国顶级大学校长的职务,给教育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一时间风光无
孙家鼐1898.07—1900许景澄1899.07—1900.07张百熙1902.01—1904.02张亨嘉1904.02—1906.02李家驹1906.02—1907.07朱益藩1907.07—1907.12刘廷琛1907.12—1910.09劳乃宣1911.11—1912.0
律师挑语病文|爱随随我昨天去单位值班时,就在网上看到了这条新闻: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微博上写的116个字的短文,被人指出12处语病。我当时因为工作忙,也因为要看的新闻太多,就没将张教授语病的事情放在心上。
名人效应,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比如董宇辉,原本给人的印象是他的诗词储备量非常大,腹有诗书气自华。然而,最近因为他在直播时说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时,把其中的“纶”(guān)错读成了“lún”,从而也成为人们广为传播的谈资,认为不应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随着姜萍事件的发酵,北大黄金一代数学教授袁新意下场从专业的角度指出姜萍及其幕后团队造假,发心甚好,体现了数学家的求真。然而就在这篇煌煌长文里,袁新意把“姜萍”称作“笔者”,不亚于将别人的父亲称为“家父”,令人啼笑皆非。近年来,大学教授读错别字、写出语病的事件频上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