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据滁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号消息,为深入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加速推进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示范区建设,近日,南京江北新区与滁州市来安县共同启动了《顶山—汊河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策略研究》编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9月14日,来安县在汊河新区隆重举办“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生命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把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突破口,使之成为长三角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4月22日上班早高峰,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长500多米、双向六车道的汊河大桥上,来往车辆络绎不绝,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小镇的热闹。汊河镇,位于安徽省东南边界,与江苏省南京市仅一河之隔,镇上居民驾车去南京市区约30公里,与去趟来安县城的时间相近。
每天下午3点,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临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一支老年乐队都会在这里准时排练。稀奇的是,这支乐队由10余名来自南京的老人组成。每天排练结束后,老人们就在社区旁的公园里遛遛弯儿。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是几位老人选择在汊河镇养老的理由。
原标题:让一体化绘就大写的“一”形式上“有界”,实践中“跨界”,让“我的优势”成为“你的资源”,便能从协同联动中实现共赢一体化发展,人人可为、人人作为,无数小写的“一”,助力一体化绘就大写的“一”一张社保卡,能办多少事?
正在紧张施工中的汊河大桥横跨滁河,连接南京和滁州,是104国道的“咽喉要道”。项目建成后有利于加强苏皖省级交通联系,进一步加速“宁滁一体化”进程,是许多工作在汊河、生活在江北“双城生活”一族的急切盼望。
3月上旬,安徽省发布了第三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践创新案例,40个案例包括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高水平开放、区域协调、体制机制等7个方面,涵盖省、市、县(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多层级多主体多领域。
在滁河两岸,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和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隔河相望。一直以来,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联系十分紧密。南谯区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在产业、交通、环保、文旅等领域全方位对接浦口区,以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为抓手,跑出融入长三角的“加速度”。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开始导入人才,他们对优质生活有追求,并且愿意投入,我们很看好这块市场。” 华体集团总裁助理、华体赛事总经理赵相林说。12月20日,作为第五批成员,华体集团正式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开发者联盟。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滁州南谯区与南京浦口一衣带水,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但受制于滁河,曾经只能隔河相望。如今,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一座大桥飞跃滁河将两地连接成一体,南谯区也由此占据了“近水楼台”的独特优势,成为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华日报联动解放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共同聚焦各地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合力推进长三角“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实践、新思路,唱响两会“春之声”。
俗语说“要想富,先修路”,在长三角地区得到印证:古时的京杭大运河孕育繁华市镇,近代以来良港枢纽打下产业基础,如今轨道上的城市群、世界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交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多来,交通一体化一直是“先手棋”。
“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今天上午,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将沪苏浙皖紧密相连。三省一市携手合作,同频共振,“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对南京来说,与都市圈城市的“亲密互动”已经成为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