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7月1日正式开业以来,历经十载,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管理体制、人事薪酬制度、诊疗服务模式、就医文化、医教研协同发展、跨境医疗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出一条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31款港澳药械获批惠及湾区患者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2月1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近日,市委改革办正式公布20个市级年度优秀改革案例名单,其中,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展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案例上榜。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1日讯(深圳商报驻穗记者 张莹)记者10月31日从省卫健委获悉,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将于11月推行。试行计划首先将实行的是直通救护车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点对点运送病人至香港指定公立医院,即两地医院之间的转运。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3月30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港深医信)对普通人而言,“说走就走”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儿。但对陈先生(化名)而言,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受惠于港澳药械通政策,陈先生近日在港大深圳医院接受了巴氯芬鞘内灌注治疗。
10月14日上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举行深圳市最新一代甲类TOMO螺旋断层放疗服务启动仪式,标志着世界领先放疗设备“TomoTherapy-Radixact螺旋断层放疗系统”在港大深圳医院正式投入使用,迎来“精准放疗新时代”!
图为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出席发布会。 陈文 摄中新网深圳4月15日电 (陈文 董宇桐)4月15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简称:港大深圳医院)举办“十周年跨境医疗服务新闻发布会”。作为深港合作医疗平台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港大深圳医院已成为境外人士就医的重要选择。
2021年1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率先在全国试点,将临床急需、香港已经上市并有成功的临床应用经验的药品、医疗器械,直接引进该院使用。截至2023年1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获批使用2种进口药品、11种进口医疗器械,累计使用超1100人次,40%以上为深圳市外患者。
深港两地医院通过“粤港跨境直通救护车”实现“点对点”转运患者,社区“智能管家”实时监测居民健康数据……一座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一家社康中心的创新之城,正以“国际医学城”为蓝图,将跨境协作、产业创新与生态康养编织成一张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健康网络。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9月4日,深圳市南山区妇幼保健院举行“三甲”揭牌仪式。至此,深圳市的三甲医院总数达到33家,数量接近太原、济南、重庆等城市水平;“十四五”以来新增15家,成为同期全国新增三甲医院最多的城市之一。
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一市民正在港药通窗口办理相关业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手绘图。伴随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港澳医疗机构集聚发展办法》的发布,由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与香港大湾区医疗集团合作运营的前海首家国际化社康(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正式启用。
据“深圳发布”显示,4月11日,深圳市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在医疗方面提到,新增三甲医院2家,新增床位1200张,推进新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七院二期等在建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