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药,到如今阿司匹林的使用历史已经超过100年了,除了能治疗感冒发烧以外,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对于一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很有好处。
如果你发现吃阿司匹林后,皮肤总是莫名青一块紫一块,甚至稍微磕碰就有淤血,心里是不是有点发慌?很多人都知道阿司匹林是一种“神药”,既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又能缓解疼痛、退烧消炎,甚至在癌症预防领域也崭露头角。
虽然这个药有很多益处,但是任何药物都有它的局限性,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尤其是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的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注意以下5点:第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每个药物都有自己的适应症,阿司匹林也不例外,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做过搭桥、放过支架、下肢动脉狭窄≥50%或者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等等这些人群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启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
王大爷三年前被确诊为冠心病,医生给他开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并叮嘱每天定时定量服用,他一直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没有出现太大不良反应,他看到一个有关阿司匹林的短视频,说阿司匹林吃多了容易导致出血不止,还会导致胃肠道溃疡。
有很多中老年朋友每天都在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那每天吃1片,到底有哪些好处和风险呢?首先大家要清楚,服用阿司匹林的前提是必须要有适应症才能吃,这点很多中老年人根本不知道,反而听别人说吃阿司匹林能够预防血栓,于是自己便私自买来吃,这样其实是大错特错。
一胃肠道反应:有部分人在服用阿司匹林以后,胃部会出现不舒服,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等的一些情况,因此有些人就会把阿司匹林肠溶片放在饭后服用,认为这样能够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要知道阿司匹林肠溶片只有进入肠道才会崩解、释放、发挥作用,如果在饭后服用就会延缓阿司匹林肠溶片进入肠道的时间,从而会提前在胃中崩解,不但会增加对胃的刺激性,而且药效也会降低,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当在晚间空腹服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空腹服用,这个药物会很快经过我们的胃到达肠道,从而减小对胃的刺激,另一方面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后,需要3~4小时才能达到血浆峰值,而心脑血管发病的时间段大多在夜间和早上6:00~10:00左右,所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睡前空腹服用既可以减小对胃肠道的刺激,药效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因为一些原因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哪些人群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可以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
阿司匹林目前在市场上有很多种形式存在,有片剂、泡腾片、肠溶片、胶囊、分散片、栓剂等情况,以前人们都还叫他乙酰水杨酸,有的朋友可能没听说过,说到解热止痛片大家就有印象了,里面主要就含有阿司匹林成份,那时候人们经常用它来退烧,因具有一定的风险,目前所以很少使用来退热了。
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基础、最常用、最重要的药物之一,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所以有少部分人吃了以后会觉得胃不舒服,就会把阿司匹林放在饭后吃,但阿司匹林有2种主要剂型,一种是普通片,一种是肠溶片,普通片可以在胃中崩解,所以对胃黏膜可能会造成损害,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此普通片应当在餐后服用,这样能够减小对胃的刺激,减轻对胃黏膜的损害。
“大家不是都说阿司匹林是神药吗?怎么我吃了还不行呢?”今年65岁的李大爷正在和医生沟通,原来李大爷在退休后,注重养生,身体一直不错,但他一直担心会不会得冠心病、心梗等疾病。于是他把烦恼告诉朋友之后,朋友跟他讲可以吃阿司匹林,说这个药可以预防心血管病,效果可好。
今天门诊,有位73岁的大妈来看病,这半年她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半年前她得了脑梗住院,出院后医生给开了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她一直吃着,药吃没了就去社区医院开药,也没有去大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