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12月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本是为了变美,最后几乎毁容”,这是很多饱受医美之苦女性的心声。
新闻是这样的:河南一患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要动手术,但当地医院没有这个能力,于是沟通要不要请外院专家过来做“飞刀”手术,患者同意,费用是3000元现金支付也同意,做完了手术,支付了飞刀费用,原本万事大吉了。
新消息报《银川”飞刀医生“致19岁女孩抽脂术后死亡》及后续《银川医美市场乱象调查》刊发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读者非常关注对涉事医疗机构、当事医生的处罚。同时,医美监管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相关人士认为,医美的规范治理需要社会强大合力,更需要行业制度“设关立卡”。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觉得很奇特很新颖,而且无处反驳。一些头部医院外科医生利用周末时间去“飞刀”。协商好后,患者愿意出这份钱,医生愿意出接这个活。公办老师,下班后开培训班开小课,可以吗?如果可以的话,为什么国家要严令禁止,就因为医生他们是特殊群体吗?
最近病人举报飞刀医生收钱的事沸沸扬扬,目前正规途径请飞刀医生基本没人回来的,只能通过现金方式,没有经过医院,如果飞刀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出在医疗事故怎么办呢?算上级医院的不现实。下级医院又可以推脱是病人的私人行为,医生与他无关。所以都算医生的责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