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周末天气不错,来参观隆平水稻博物馆。(图源:红网论坛@cs山行者)初冬暖阳温和的洒在芙蓉区浏阳河段的两岸上,在跨过浏阳河大桥不远的人民东路南侧,矗立着一座造型新颖的科技感十足的博物馆。这就是“隆平水稻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的一座水稻博物馆!
王兰兰委员:一粒种子 一个世界省农科院,辣椒育种研究室。省政协委员王兰兰面对来访的记者,略显遗憾地说:“可惜现在入冬了,不能带你们去地里看陇椒。”陇椒,因独特的香辣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深受喜爱。自参加工作后,王兰兰委员一直从事辣椒育种、品种繁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2023年是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的“稻谷飘香,禾下追梦——中国攻克杂交水稻难关50周年展”正面向公众展出。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的助手尹华奇先生寄来亲笔手稿,深情回顾了杂交水稻攻关的艰辛历程,表达对袁隆平先生的崇高敬意。
9月11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市通州区开幕。此次大会以“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 种业振兴 北京先行”为主题,聚焦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微生物种业等专业领域,搭建特色种业交流交易平台,大会将持续到9月14日。图为观众在大会上参观种业振兴成果展。
来源:人民论坛网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近日,“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考察团走进湖南怀化,感悟精神传承的“诗和远方”,汲取砥砺前行的奋进力量。湖南怀化是“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被分配来到怀化安江农校。
来源:【生活帮】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3月6日,北京,《生活帮》对话全国人大代表李登海,这次他带来了新品种的玉米籽粒。“抗病、抗倒伏、有高产能力。”本文来自【生活帮】,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农耕探源”主流媒体采访活动走进安江 华声在线6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畅 通讯员 李林)6月12日至13日,由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组成的“农耕探源”采访团,走进怀化洪江市安江镇,感悟“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力量。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宋曼/文图小种子,大奥秘,从奇妙的种子,窥见斑斓世界。2025年3月4日,郑州植物园科普团队走进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为二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奇妙的种子世界》主题科普讲座。
来源:人民网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中国水稻研究所科研楼里的这句标语,默默影响着一位在此从事水稻育种技术研究的年轻人,他叫王克剑。1983年出生的王克剑已是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 题:一粒种子里的创新之道新华社记者于文静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一粒荞麦种子又有怎样的力量?我国是世界荞麦的起源中心,至少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在云南、新疆、西藏等地的部分地区,荞麦是主要粮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