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年轻人常用一些看上去稀奇古怪的文字交流,并叫他们“火星文”“火星字”。最近,《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盘点了30个网上流行的“火星字”。原来,囧、垚、槑、烎这些“怪字”并不是年轻人“造”出来的,他们早就存在《新华字典》,甚至是《康熙字典》里。
正所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在广阔的汉字宝库中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汉字能吸引我们的眼球。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个好玩的汉字“烎”和“兲”。大家认识吗?咱们先看一下,这两个字的读音。“烎”字,很容易分开读成“开火”,它读: yín 。“兲”字,上面一个王,下面一个八,当然也不读王八。
新学期即将开始,假期的轻松愉悦使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紧张学习。回归学习状态的第一步当然是提前预习课本,我们为大家梳理了新学期的知识点,将分年级陆续发布,赶紧为孩子们收藏起来吧!二年级下册1.“碧玉”指的是什么?答:(1)指绿色或暗绿色的软玉,可作装饰品。
嫑(biáo):不要。甭(béng):不用。奀(ēn):瘦小(多用于人名)。甮(fèng):不用。覅(fiào):不要。炛(guāng):同“光”。恏(hǎo、hào):好心;欲望。冇(mǎo):没有。孬(nāo):坏,不好;怯懦,没有勇气;坏蛋,胆小鬼。氼(nì):同“溺”。
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可查询到31319 字,到清代《康熙字典》就包含47035字了。1994年冷玉龙等做的《中华字海》,收字数更是惊人,多达85000字,不过此书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恏:读作hào。欲望。惪:读作dé 。同“德”。忈:读作rén。古同“仁”,仁爱;亲。在网络上,由于“忈”字的形状,常被比喻不够专心,专一。忎:读作rén。古同仁。憇:读作qì 。解释为同“憩”。忞:读作mǐn。古同“暋”。 自强,勉力。慦:读作jiù。意思是谨慎。
最近小伙伴有没有看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央视网、中视电传联合承制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综艺节目《你好,生活3》,以撒贝宁、尼格买提和嘉宾一同出演,在节目中当看到窗外不认识的字时,撒贝宁突发奇想给康辉拨起电话,想借机将“活字典”拉下神坛,询问生僻字“厍”怎么读,在一系列的追问后,却“遭遇”了康辉的官方吐槽,双方开启“互黑”模式,场面十分搞笑。
烎(yín),原义为光明 "烎"流行于网络中,被游戏玩家们用来形容自己充沛的竞技或游戏状态。现在多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可以用来表示"霸气"、"剽悍"、"制霸"等诸多意。康熙字典《集韵》夷针切,音淫。本作㶣。详㶣字注。烎字原从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