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历经2200余天艰苦奋战,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最长隧道——小相岭隧道贯通。成昆线地质复杂,有着“世界地质博物馆”之称,半个多世纪前,老成昆铁路建设者靠钢钎大锤、肩挑背驮,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21日上午,长21.775公里的成昆铁路复线峨眉至冕宁段最后一座隧道——小相岭隧道顺利贯通。小相岭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喜德县境内,地处横断山中高山地带,穿越了10条断层和2条褶曲,最大埋深达1350米,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活跃,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为I级高风险隧道,也是成昆铁路复线最长隧道。
今天,历经6年的艰苦奋战,新成昆铁路最长隧道——小相岭隧道贯通,标志着新成昆铁路所有隧道全部贯通。隧道位于凉山州喜德县和越西县境内,全长近22公里,是我国目前已贯通的第一长单洞双线山岭铁路隧道,隧道所处区域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穿越10条断层和2条褶曲,施工中面临涌水、塌方、岩爆等众多工程地质难点。
这条隧道全长21775米,将近22公里,是新成昆铁路线上最后一个也是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小相岭隧道位于四川凉山州喜德县境内,隧道地处横断山脉高山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有大量涌水和岩爆,属于一级高风险隧道。
继6月18日新越西隧道顺利贯通后,6月21日成昆铁路复线又迎来好消息,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成昆铁路复线最长的隧道、最后一个控制性工程——小相岭隧道,于当日8点8分顺利贯通,这标志着成昆铁路复线全线贯通。
针对网友的提问,凉山州铁路建设办公室回复称,“关于成昆复线提速200公里/小时的问题已报省发展改革委,并恳请协调成都局集团公司向国铁集团汇报,争取推动成昆复线提速200公里/小时方案在2023年实施,能否在通车之前完成等相关事宜目前尚未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