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矿山生态修复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各界积极在绿色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绿色转型模式等领域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极大地扩展了矿山生态修复的范畴、技术和途径,使矿山生态修复的系统性、全局性及与生态产业的融合性不断增强。
文章结合河南省南太行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实践,对生态修复中项目规划设计、治理内容、修复方式、治理模式、项目标准规范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从前期调查评价、整体规划设计、科学确定修复模式、应用新技术、加强景观设计、兼顾多方面效益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
2021年8月开始,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查实了一批绿色矿山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问题,问题企业涉及中国有色集团下属部分企业、中国黄金集团下属部分企业、吉林省白山市矿山企业、山东省济宁市矿山企业、山西省忻州部分采选企业、河南省焦作市北山采选部分企业、广西岑溪市部分企业、山西焦煤集团斜沟煤矿、湖南省邵阳县长阳矿区等。
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对矿山生态修复的意义认识不足,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许多地方陷入了“仅为修复而修复、仅为复绿而复绿”的怪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质量,影响了矿山生态修复整体效果和长远目标。
8月19日,安宁市成立矿山生态修复党建联盟,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市自然资源局与林草局党支部书记和安宁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院党支部、昆钢嘉华生产党支部、安宁隆瑞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云南三明鑫疆磷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签订了框架协议。
欧阳易佳在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探索形成了低成本高水平矿山生态修复模式。在湖南宝山铅锌银矿,积极开展矿区复垦造林,依托悠久的矿业历史文化,打造湖南首个工矿旅游景区,让昔日矿山疮疤蝶变成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