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药,都是一药多效,比如我常会用到的穿破石,它是一种树根,具有清热除湿、祛风通络、解毒消肿的作用,其中清湿热的功效,可以缓解胸闷腹胀、口苦咽喉肿痛等症状,而祛风通络,可以驱散体内风邪,促进经络的畅通,避免血液瘀滞导致不通则痛,解毒消肿的功效针对囊肿、结节、息肉等包块病,具有不错的调理效果,临床用穿破石组方时,我主要看重它通经络、消肿块的功效,攻坚的力度很强。
很多肝囊肿、肾囊肿囊肿长的比较大,病情较重,所以会出现肌酐高、蛋白尿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中医常用到一味黄芪,此药药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脾补肾、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的功效。
大家好,我是中医柳兴印。中医认为长肾囊肿的人,跟患者肾虚有很大的关系,而肾虚通常指的就是肾脏精气阴阳不足。有的患者是因为年纪大了出现了肾虚;有的患者是天生禀赋不足;还有的患者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好,如长期熬夜、房事过度、烟酒不节制,导致肾过早地亏损了。
双肾多发囊肿,在临床中还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因为先天禀赋不足,或是后天的肾脏亏虚,导致了水湿代谢失常,而水湿代谢不掉,久聚不散,就会形成痰湿,痰湿会阻滞肾络气血生成瘀血,当这瘀血和痰湿相互包裹在肾脏,就形成了肾囊肿,而且通常都会形成多个。
肾精亏虚日久不补益,会导致肾阳受损,而阳能运化水液,如果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停滞,会逐渐在下焦积聚,这时患者就会有尿多尿频的问题,因为肾的固摄能力随着阳虚减弱了,尤其到了晚上阳衰阴盛的时候,更是憋不住尿,会频繁的起夜。
中医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主要从病因出发,像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这些病,虽然看似是不同的疾病,但从病因上来说,它们都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阴气偏盛,进而形成了一些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都是由痰湿、气滞、瘀血、寒湿不断聚集在身体某个部位而形成的。
再顽固的肾囊肿,用2味药煮水喝,也能把囊肿“一网打尽”,省钱还好用!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滋生相互影响。此外,“肝肾同源”,肝能克脾土,当肝气郁结了,脾肾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想要肾脏强健,肝脾功能也需要保持正常运作。
大家好,我是老中医颜颀!有许多肾囊肿患者,都有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比如前列腺增生、尿频、尿急等,同时还伴有腰疼、男性功能问题,这两种病看似没什么瓜葛,实则却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这两个病因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肾阳不足。中医认为,“肾主水”,肾阳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