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灯会(自贡灯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据统计,今年春节假期,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中华彩灯大世界,累计接待游客48.9万人次,同比增长17.8%,实现门票收入6700余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独特魅力,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也少不了资金的支持。
南方日报评论员“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将于11月28-29日举行。大会聚焦“人文湾区,数智赋能”主题,以高标准打造新型文化投融资平台为目的,将打造成文化产业投融资的响亮品牌,以及引导金融活水浇灌文化产业、助推文化插上科技翅膀的强大平台。
【来源:农民日报】近日,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支行向天能集团发放绿色可持续发展挂钩银团贷款2亿元,这也是全省农行首笔该项贷款。“业务的成功落地是贯彻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又一次创新实践。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让金融活水更好润泽产业向新——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嘉宾共话金融赋能产业发展新华社记者于佳欣、任军、熊琳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在实现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环球网 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邮储银行周口市分行积极以金融“活水”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为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提供金融支撑。 太康县是河南周口的畜牧大县。
粤港澳大湾区又有大动作。11月28日,“2023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广东·广州)”在广州开幕,会上正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融资联盟,引导金融“活水”流向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进“数字+文化”的深度融合。
每经记者:余洋 每经编辑:唐元近年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展现出较强韧性。在这一积极态势下,如何有效促进文化企业实现“做强、做大、做优”的目标,成为一项亟需解答的关键议题。12月3日,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委金融办、四川证监局在成都联合举行“四川文化企业融资路演暨专题培训开班式”。
来源:【海博TV】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报料12月25日一场福建文旅与金融机构的跨界交流盛会在福州举办福建省文旅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交流活动活动由省文旅厅、省委金融办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金融监管局共同主办通过进一步健全政银企合作机制打造对接交流平台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签约·携手
悠悠运河水,千载流不息。漂来的北京城,积淀着深厚的运河文化;流淌着的大运河,宛若一条时光轴,串联起一处处历史遗存和现代都市风光。北京市西城区的什刹海作为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北端点,承载着丰富的运河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在运河体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鲁网3月7日讯(记者 杨勇)3月6日,春意渐浓,聊城市阳谷县高庙王镇郎集村的养鸡大户李金亮正忙碌着为新一批肉鸡的入驻做准备。阳光洒在崭新的自动化鸡棚上,李金亮正与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紧张地进行养鸡供料一体化设备的最后调试。
来源:【人民网】图①:在浙江淳安县,浙商银行工作人员调研当地茶产业。黄 昊摄图②:在四川南江县,平安农险理赔员正向农户介绍线上理赔操作流程。杨 涛摄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金融办紧扣“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主线,对标争先加快建设“金融强区”,开创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实现58.43亿元,同比增长2%,增速与全市持平。
多元对接,金融活水润泽向“新”之力——聚焦日照科技创新系列报道之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供需双方精准对接,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优化科技金融供给,让金融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