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多家银行陆续召开2025年信贷项目储备动员会,为全年信贷投放提供有力支撑。记者采访了解到,对公业务方面,银行信贷继续向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倾斜,个人零售业务则重点发力消费贷和个人养老金账户营销。
央视网消息:从科技企业到传统制造业,银行信贷人员活跃在各个企业之间,而他们的背后,是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组合拳”在发挥作用。202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又将怎样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月28日,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要求,要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强化监管引领,引导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据沈阳市委金融办3月9日消息,为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沈阳市2025年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出台,通过八大工程、25条举措,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实体经济领域新增贷款投放突破1000亿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普惠金融、消费投资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实现10%以上,为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上海:持续引导辖内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投放力度】财联社2月21日电,据2月21日召开的2025年上海市减轻企业负担若干政策措施新闻通气会介绍,为切实回应企业诉求,提振经营主体信心,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上海从降低税费成本等五个方面共发布21项举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孔雨童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强化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个人消费贷款偿还方式,有序开展续贷工作。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3月10日,据沈阳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日前《沈阳市2025年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正式出台,通过八大工程、25条举措,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实体经济领域新增贷款投放突破1000亿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普惠金融、消费投资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
来源: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屈信明)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更好满足消费领域金融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2025年以来,中国绿色金融债市场增长势头明显。Wind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以发行起始日统计的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达80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5亿元实现近8倍增长,较2023年的216亿元、2022年的584亿元,也呈现显著跃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人民银行总行、广东省分行工作会议精神,近日,人民银行中山市分行(下称“中山人行”)印发《锚定目标 真抓实干 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中山市信贷工作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以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