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4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杨岑)“是医护人员用专业治疗让我摆脱病魔,是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关怀为我点亮希望。”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洪山院区血液内科病房,略显腼腆的19岁大学生周航(化名)向医护团队和老师同学表达了真诚感谢。
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22日电(张煜欢)“是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才让我恢复地这么好。”近日,女孩平平(化名)特地带着一束花来到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向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医疗团队表达内心的感谢。平平向专家献上鲜花。浙江省中医院供图平平出生在江西,年幼时被父母寄养到丽水遂昌。
记者 于伟 通讯员 胡安国 李倩小耿今年23岁,正是人生中美好的年龄,却不幸患上伴严重感染的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让一家人陷入绝望。为助其渡过生死难关,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顺利为其实施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让该患者得以重获新生。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从而导致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再障性贫血最佳治疗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佳治疗期是在确诊后立即进行治疗。
极目新闻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曹锐 丁燕飞8岁起被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男孩与病魔抗争了11年,如今,在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帮助下,他的病终于治愈,重获新生。2012年,8岁的小宇因反复低热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根据病情发病急缓不同可以分为慢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绝大多数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使用雄激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后是可以获得缓解的,病人预后相对较好,存活率较高,但是也有少数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主讲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 邢丽娜很多人在听到再生障碍性贫血时,会觉得陌生又奇怪,而对于该病患者及其家人来说,会感到非常害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再是不治之症,其治疗手段有了不少新突破。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
一个小女孩14岁,确诊为再障以后,小女孩不愿意用西药,怕扎针输液,那我就给她开了中药了,三个月以后血象不升反而下降了,血红蛋白降了4.6克了,当地医生说你输血吧我不输,说你加点西药吧,我不加,要坚持中药治疗,坚持中药治疗三个月以后呢,开始血象缓慢回升了,到了第五个月的时候,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从4.6克增长了一倍还多,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有明显的增长,血小板呢也到安全值范围了,从这个病例当中提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