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6月9日,随着推土机的阵阵轰鸣,一座古墓暴露在福建南平建瓯水西进忠大队的人们面前。打开乌黑油亮的棺木,解开层层包裹的丝被,接下来的一幕震惊了在场所有人:棺中一具女性尸体衣饰华美,皮肤白中透红,周身完好无腐,好似刚死之人。
朱灿丢失的《朱氏宗谱》 朱灿在镜头前展示《朱氏家族世系图》 华声在线讯( 《金鹰报》记者 刘欢乐) “这几天,我心急火燎的,丢失的宝贝还是不见踪影!”新闻热线那头,一个名叫朱灿的本报读者语速很快地重复着“求你们记者帮忙”,听得出他非常着急。
题:朱熹裔孙朱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植根香港。中新社记者日前采访朱熹第26代裔孙、福建省政协常委、香港朱子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朱向时,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墙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写的就是这句诗,题字落款是中国著名作家莫言。
据福州新闻网报道 《〈福州古厝〉序》中提出:“保护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传统风貌和个性”。闽都古建筑是福州历史文化的实证,福州市委宣传部特别推出“喜迎世遗大会,走进闽都文化”系列报道,邀请福州本地专家学者讲述福州故事,传递闽都文化。
(朱熹行书翰文稿)中国人基本上没有不知道朱熹的——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古代读书人要是不知道朱熹,肯定是个没戏的人——《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等,都是朱熹所著。《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都是他的作品集。
正值冬至阳生,光辉映照下的福安仙岫,仿佛一幅水墨画。沐浴着无比灿烂的光芒,从福安市区心中跨过坂中大桥,仅需10多分钟车程就到城郊北隅步兜山。车子停在村口,迎面挺拔着一棵古树。如果说老树是村庄的记忆,那么这棵树下的祠堂就是村子的根。
2024年3月,广州,“捡来的博物馆”外墙贴满门牌。 南方周末记者 郑丹 摄过去很多年,“城中村艺术家”都是陈洲和妻子张晓静身上最显著的标签。自2007年底,夫妻二人开始在广州的城中村生活,不断穿梭于拆迁过程中的城中村,收集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征的“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