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6年到1978年,由于军队院校基本停办了,干部的提拔基本都是来自优秀的战士。到了1978年,部队有了新的规定,干部的来源停止在部队的战士中选拔,所有新干部必须经过大专院校毕业 合格了才能提拔干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前后,农村户口的义务兵能在部队转成志愿兵,那可是祖坟冒了青烟。农村青年入伍战士,到部队的目标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有文化的想考军校,二是转志愿兵,三是学一门养家糊口的技术,四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到外面就是长长见识,争取在部队入党,退伍回村后就有机会当村干部,若干年后能当上村支书就是人生最高目标。
同时,还有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在各兵种超期服役的基础上,五年后可转为志愿兵,和现在的士官有点相同,但必须是服役五年以后才能申请,经师级机关批准才能转,志愿兵不是干部,在部队可担任技术性的工作和岗位,比如:坦克修理员、雷达操作员、炊事员、驾驶员、电影放影员、潜艇上的电工、维修员、空军地勤的相关技术人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