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7日讯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在面对别人小小的请求时,即便他内心不愿意去做但是也不知道如何拒绝;也有些孩子特别敏感,对路人无意识的目光过度解读——“那个人为什么要看我”,“他对我什么看法”。追根究底,说明青春期的孩子自我价值感低。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7日讯 17岁男孩李浩(化名),休学在家躺平半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足不出户,长期黑白颠倒地玩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父母多次劝说,换来的只是激烈的争吵。后来李浩的状态越来越差,父母带他去检查,被查出中度抑郁、焦虑。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1日讯 小强(化名)的父母因为经济问题长期冲突和暴力,夫妻关系紧张、频繁的争吵导致他受到极大的心理创伤,出现早恋现象和抑郁症状。在家不与父母沟通,排斥父亲,对母亲态度稍好,但整体上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出现中度抑郁症状,并最终休学。
在网络上,一些早已离开校园的网友诉说着寄宿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在现实中,寄宿的学生正在经历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自理能力、消解分离焦虑情绪的过程,隐秘的心事在夜里悄悄生长。当孩子面临不得不寄宿的情况,家长和学校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更好地、健康地适应寄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