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痛风石?痛风石又称为痛风结节,是在一定条件下,关节腔内外的尿酸钠析出成为结晶,尿酸钠结晶在关节软骨、滑膜、肌腱等部位沉积而逐渐形成的皮下结晶块。这就让痛风结节和类风湿结节有所区别。痛风石的细胞模型图痛风石是怎么形成的呢,或者说痛风患者什么时候才会长出痛风石呢?
如果在您患上痛风性关节炎后,没有及时、规范进行正规的治疗,尤其是不坚持长期降尿酸,血尿酸持续或反复升高,在身体的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尿酸钠结晶大量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并且诱导周围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并进而包裹沉积的尿酸钠晶体,从而逐渐形成一种硬度不一、大小各异的结节,它们可软如海绵、也可以坚如磐石,可小如芝麻、也可以大如鸭蛋,这种就是我们说的痛风石,医学上称为痛风结节。
痛风石是长期高尿酸、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周围组织反复发生的慢性类肉芽肿样反应,血清尿酸的饱和度约为420umol/L,超过此浓度时,尿酸就会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尿酸盐溶液过饱和时,及可导致尿酸盐晶体析出,后续如未进行降尿酸治疗,则晶体可继续生长,持续增大。
杨先生痛风已经四年了,随着时间的延长,他的手指关节、肘关节以及足背长出了很多的大包,严重地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吃饭拿个筷子很费劲,左肘关节形成了多处大包,伸直困难,根本不能正常用力,足背的问题看起来虽然不重,但是已经让他不能正常穿鞋了,鞋子稍微紧一点就感觉钻心的疼。
长期尿酸高,长出痛风石难免,当痛风石出现时,如果把尿酸降到正常,那么痛风石是不是就会消除呢?一开始,痛风仅是急性发作,但随着高尿酸持续时间越久,尿酸盐结晶沉积越多,就会形成内含大量尿酸盐晶体、外包炎症细胞与结缔组织的慢性肉芽肿结构,这就是痛风石,也叫痛风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