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轻微脑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注意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发现不及时多呈慢性过程,症状多持续多年。
这其中,遗传因素是最主要原因,当然也包括母亲在孕期的生活方式选择,如吸烟、饮酒,或是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慢性疾病,甚至是先兆流产、病毒感染等,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幕后黑手”,悄无声息地损害着胎儿的神经系统,为多动症的发生埋下伏笔。
小编问:刘主任,孩子学习和纪律不好,很多家长都怀疑孩子是不是多动,那多动症到底是什么呢?刘主任: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英文简写为ADHD,是指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不分场合的活动过度和情绪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央广网北京12月20日消息 (记者 雷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已成为社会非常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原因有哪些?哪些人群需要重点监测?该如何干预和治疗?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 智陈阳)近日,“儿童多动症”一词在多个平台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多动症”和不少人眼里的调皮、淘气有什么区别?一旦确诊“多动症”,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对此,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中医科儿童行为发育干预门诊中医心理师钟雨洁进行了解答。
导致多动症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研究显示约70%由于基因遗传因素导致,另有30%为环境因素导致,如母亲孕期、围产期危险因素、环境污染、不良教育方式等。有研究显示,多动症儿童其大脑某些部分,尤其是大脑前部区域工作状态比较差。
近年来,ADH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确诊人数正以迅猛的势头攀升,已经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21年5月,我国开展了首个关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研的73992名6至16岁的在校学生中,ADHD的患病率为6.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它跟个体从小大脑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表现有关系,大脑功能的缺陷会导致其出现。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冲动、小动作比较多等症状。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数学68分,语文43分……这是9岁的刘天雅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近日,爸爸带着刘天雅来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学习困难专病门诊就诊,希望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正值暑期,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多个门诊迎来就诊高峰,其中就包括学习困难专病门诊。
儿童多动症比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率高,所以人们对多动症的认识较深刻。又因两者名字类似,故易于混淆。但两者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均不相同,是绝然不同的两种疾病,必须加以区别。儿童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