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可能是很多人学习的榜样,但对我而言,父亲在我心中是最柔软的那一部分。”受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28日陈由伟首次登上父亲母校讲台,在线上线下和600多名厦大学子分享《猜想、理想、梦想——科学精神弘扬与当代青年担当》主题讲座。
活动现场。红网时刻新闻9月22日讯(记者 李赛凤 刘志雄 秦楼 剪辑 杨滋)9月22日,在百年中国数学科普专场暨《共和国的数学家(青少版)》新书发布活动现场,嘉宾陈由伟在《科学的春天》油画中,自豪地找到了父亲陈景润的画像。活动现场,陈由伟倾情推荐《共和国的数学家(青少版)》丛书。
90年代,数学家陈景润留下的最后一张全家福,镜头中的他戴着帽子,穿着一件西服,看上去和蔼可亲,妻子由昆穿着军装坐在他的身旁,后面穿着校服的男孩是他们的儿子陈由伟,虽然镜头中的陈景润笑得很开心,但这个时候的他身体已经不好了,就在这一张照片拍摄后不久,他就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大思政课和青年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由中央网信办联合教育部、人民日报社、共青团中央、福建省委网信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主办的2022“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11月25日在厦门大学举行。
此时,一个焦灼的人已经在重庆饭店的门口早早等候。我和小董扶着周明老师进入饭店的旋转门,只见一个高个儿壮实的中年男子双手捧着鲜花,在几个人的陪伴下,抢步站在周老师面前,深深地鞠上一躬,道了声:“您好,周老师!我是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
邓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涌现出一批举世闻名的数学家,其中陈景润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一位。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仓山区,家境虽不显赫,但陈家在当地小有名气。陈景润的父亲在邮局工作,大伯和二伯也都在邮政系统担任重要职务。
陈景润在1933年5月22日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这是一个小村庄,陈景润的父母都是农民,一辈子朴实无华,他们的心愿是希望儿子多读点书,以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不再做庄稼,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以后会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一对母子拖着行李箱,踏上了前往厦门航班。这么多年来,陈由伟始终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他曾“厌恶”过数学,后来却爱上了数学,如今身为数学系硕士的他终于能够放下心里的负担给父亲扫墓,更能毫无压力地前往父亲曾经曾经见证了父亲陈景润辉煌岁月的校园,参加百年校庆。
许多人对陈景润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小学课本上《不知疲倦的人》的课文,知道这位不放弃一分一秒的陈叔叔证明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却不了解,生活在这样父亲光环下的陈由伟,同样充满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