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成都2月25日电(记者董小红)近期,成都市已正式启动全市孕产妇抑郁症筛查工作,将加快健全成都市孕产妇抑郁症筛查体系,计划到2025 年在全市范围内将筛查率提高到90%以上。成都也成为西部地区首个落地孕产妇抑郁症筛查的城市。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孕产妇抑郁症是以孕产妇出现抑郁、悲伤、沮丧、哭泣、易激怒、烦躁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严重危害母婴身心健康,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手段,对孕产妇抑郁症的防治和维护生育健康至关重要。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余小倩 □ 陈林烽 编译围产期抑郁是指从孕期开始到产后1 年内发生的心理疾病,包括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近半数围产期抑郁症患者没有接受治疗。该研究由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完成。
央视网消息(记者/姚抒廷):“你怎么怀孕后脾气更大了?生个孩子怎么这么多事?不就是生个孩子,过去谁没生过七八个?你是不是产后抑郁了?……”现如今,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产后抑郁症已并不陌生,触目惊心的案例甚至会让女性对分娩产生恐惧。
产后抑郁是一种在产褥期出现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绝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极端行为或伤害新生儿的行为。重庆三一八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顾庆乐表示,产后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心理预期的落差以及社会支持的不足等。
孕育新生命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正在威胁着母婴安全的疾病——孕产妇抑郁症。孕产妇抑郁症是指发生在整个妊娠期及产后6周内的抑郁症。怀孕生产本来是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也是女性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特殊时期,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孕产妇抑郁症可分为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
孕产妇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如各种激素水平的变化、社会角色转变、人际关系的冲突等,容易在孕期末期到产后一段时间内出现抑郁症状,可表现为突发伤心,落泪,担忧,失眠,绝望,情绪爆发,部分人可出现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部分人可以出现扩大性自杀行为。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陆若希产后抑郁是指女性在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全球范围内产后抑郁患病率大约为3.5%~33.0%,而我国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5%~20%,将近500万~700万产妇患有抑郁症。
一般在产后1周开始出现症状,4-6周症状逐渐加重,如情绪低落,精神抑郁,悲观厌世,伤心落泪,失眠多梦,易感疲乏无力,或内疚,焦虑,易怒,或默默不语,严重者处理事情的能力下降,不能照顾孩子,更甚者有伤婴行为。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是因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干扰作用而引起的一种以精神障碍为主的多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无助沮丧、焦虑压抑、睡眠障碍、容易疲劳、感情淡漠、自卑敏感、兴趣减低,甚至会出现自杀或杀婴的想法和行为。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的概念最初于1968年由Brice Pitt提出,目前从医学层面对产后抑郁的定义是一种不典型抑郁,通常在产后6周内潜伏起病,属于神经性抑郁症范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约10%的怀孕女性和13%的新生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
中新网4月23日电(记者 张尼)围产期抑郁是女性在围产期经历的一项重大精神障碍疾病。近年来,人们对产后抑郁的社会认知度、关注度不断提升,但在业内专家看来,防止产前抑郁是更关键的一步。“抑郁是围产期女性常见的情绪障碍。
产后抑郁是一种在产后出现的精神障碍,它会影响新妈妈的情绪和行为,并严重影响她们的日常生活和母婴关系。据统计,全球每10位新妈妈中就有1位会患上产后抑郁,因此,了解和预防产后抑郁非常重要。那么,妈妈如何应对产后抑郁呢?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6日消息(记者王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提交了一份《关于强化孕产妇抑郁症防治工作的建议》。这份建议是李燕带队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经过多次讨论和细致修改才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