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严格管控黑叶猴活动区域人类活动,减少对其栖息地的干扰,采取专人管护等措施,加上村民爱猴护猴意识的逐年提高,保护区内的黑叶猴数量在逐年增加。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觅食的黑叶猴及幼猴(4月30日摄)。
三月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色空濛,新芽初绽。3月10日清晨,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支由30余名党员干部和护林员组成的“绿色先锋队”,肩扛铁锹、手提树苗,踏着晨露向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红丝乡三角木风水垭进发。
新华社贵阳8月18日电(记者汪军、吴思)身穿迷彩服,脚着胶底鞋,手提一袋红薯,拿着镰刀、戴着草帽,肖治金走进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密林处为黑叶猴投食。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沿河县和务川县交界地,总面积超过3万公顷。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本文约660字,阅读约需1分钟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本网记者 杨昌鼎)9月16日,记者从贵州省宽阔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随着遵义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黑叶猴在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区域逐渐扩大,数量逐年攀升,目前已达到30群突破20
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沿河自治县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河畔,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的栖息地,山涧河谷有130多种可供黑叶猴食用的植物,该地岩洞多,是黑叶猴理想的栖息之地,是目前中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区域,生存着72群554只黑叶猴,也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
位于贵州省沿河自治县与务川自治县接壤处的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生态优良。 分布在此的黑叶猴有72群554只左右,占世界黑叶猴总数的三分之一,是目前我国黑叶猴分布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亦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种群分布地,被称为“黑叶猴的王国”。
中国日报版面截图得益于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栖息在贵州省沿河县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叶猴,如同名著《西游记》里盘踞花果山的猴群一样,过着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人猴和谐共生的场景并非一朝一夕促成的。
在如画的乌江画廊两岸,活跃着一群“黑色精灵”,它们寄情山水、喜食树叶,还练就一身飞檐走壁的本领,这就是世界濒危物种——黑叶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生存环境未得到很好的保护,黑叶猴经常跑到村民的田地里进食,玉米等农作物遭到破坏,人猴矛盾非常突出。1987年,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建立。
【编者按】乌江南岸的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护区,位于黔东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处,面积约31113.43hm2,是全球最大的黑叶猴栖息地。通过保护区内精心布设的红外相机,犹如时光的忠实记录者,捕捉3915个物种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