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山西太原,网友发视频称一大妈在医院排队领药时插队,被女子出声劝阻,随后大妈对该女子进行辱骂。据女子丈夫张先生说,当时妻子平和地问大妈为什么插队,然后遭到大妈持续辱骂,期间周围群众纷纷指责大妈言语过激,最终大妈被家属拉至队伍后排,但并未道歉。
在医院这个本该是救死扶伤、秩序井然的地方,却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插队大战”!一位大妈突然“横空出世”不仅公然插队,还嚣张至极,竟然用武力值(脚踢踹)正常排队的男子,彻底激怒了原本保持克制的男子,他忍无可忍之下,抬手就是一巴掌,回击了大妈的嚣张气焰。
看病的时候,「插队」肯定是大多数人讨厌且痛恨的行径。但有时候,你以为的“插队”行为,其实却是正常的就诊流程,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让小薇管家先从“预约挂号”谈起。预约挂号——就诊号码的2种模式不用多说,大家也知道,想要顺利看上医生,提前预约挂号是个稳妥的方式。
近日,网友在“问政赣州”平台反映。赣州市中医院“有患者托关系插队”事实真是如此吗?对此。赣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回复如下:网友你好,你所提交的建议已收悉,市中医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患者就诊一律先到诊室就诊再到门诊缴费。按照疫情常态化工作要求,门诊按照“一人一诊室”执行,缴费排队需保持一米距离要求。在诊室按先后顺序依次就诊,其他患者需要到诊室外排队候诊,个别老年患者享有优先就诊的权力,并非“托关系插队”。
3月1日起,《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正式施行,其中规定,65周岁以上老年人在医院就医时,可优先挂号、检查、化验等。昨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区的5家医院,发现这样的规定执行起来,还是遭遇到尴尬(据3月2日《华商报》)。
来源:工人日报阅读提示在门诊候诊时,“先到反后诊”现象被不少人吐槽。为提升就医体验,浙江宁波探索统一门诊叫号规则,在综合考量患者、医生、医院等多方利益的情况下,引入“迟到规则”,寻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请呼吸科门诊32号张筱婷(化名)到3诊室就诊。
□蒋璟璟近期,记者走访7家医院后发现,除了1家医院采用传统人工叫号方式外,其余均采用电子显示屏叫号。而使用电子显示屏叫号的6家医院,均按已签到成功患者的挂号序号从小到大进行叫号,序列号越靠前,越早被叫到。
医院急诊都是需要医生及时诊治的,但在看病过程中,人多时需要排队,在赶上是夜里,值班医生少病人多的情况下,排队等待的时间就更长。先前诊断完拿着化验结果的患者插队而不重新排队,后面来的病人就需要等待更长时间,这种情况是否是正常现象或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