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图说:2024世界地理大会再次致敬胡焕庸 华东师大供图人们知道胡焕庸,大多是因为“胡焕庸线”——1935年,34岁的青年科学家胡焕庸,将代表全国4亿多人口的浩若繁星,落实在当年的中国地图上,疏密之中一条暗含着中国人口分布规律的地理分界线呼之欲出。
打开中国地图,有一条胡焕庸线,也就是“黑河—腾冲一线”,线东侧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94%,线西侧人口占比为6%。历史上,在这条线两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犹如横亘着一道无形的发展鸿沟。有一条国道,几乎与胡焕庸线呈十字交叉。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博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着中国地图上的一条分界线,对在场的专家学者们做出指示,我国94%的人口居住在东部43%的土地上,中西部如东部一样也需要城镇化,要研究如何打破历史规律,让中西部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
我曾在头条上,发过一篇文章,曾梦想,在祖国的东西南北中,建上六个大都市,让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和横断山脉一线及泰山、秦岭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和天山一线,组成中国这个飞舟的龙脊,终有一天会打破“胡焕庸线”这个千年魔咒,中国这艘龙舟得以起飞!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人口众多,地理分布却相当不均匀。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分界,将中国分为东多西少的两个部分。这个地理分界线对中国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有条神奇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从东北贯穿西南,一端连着黑龙江省黑河,一端连着云南省保山。它是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胡焕庸于1935年在中国地图上画出的。在“胡焕庸线”的西南端终点,有一座自然、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的“宝藏”城市——保山。
你未必了解胡焕庸,但多半知道“胡焕庸线”——1935年,34岁的青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将代表全国4亿多人口的浩若繁星,落实在当年的中国地图上——“西疏东密”之中,一条暗含着中国人口分布规律的地理分界线,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