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交所制定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规则适用指引第3号——科创属性持续披露及相关事项》,旨在明确科创板公司上市后科创属性信息披露事项和要求,督促公司坚守科创定位,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在年报“第一节 重要提示”之“二、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中,公司应当结合行业特点披露公司尚未盈利的原因,充分说明相关情况对公司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战略性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
当前正值年报披露季,“硬科技”公司需要注意的事项可不少。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日上交所向科创板上市公司下发了《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下称《年报工作通知》),对年报披露的重点事项予以明确。
为促进科创公司多维度呈现科创属性与价值属性,满足投资者多元化信息需求,科创板针对自愿信息披露发布了全市场独有的专项业务规则,其中选取14类常见自愿披露事项提供规范建议,并采用夹叙夹议、列举说明式行文体例,提高规则友好性与可读性。
科创板公司更正业绩预告与业绩快报的要求不同,预计本期业绩与业绩预告差异幅度达到20%以上或者盈亏方向发生变化时应当对业绩预告作及时更正,而发现业绩快报与年报财务数据和指标差异幅度达到10%以上时就应当对业绩快报作更正处理。
36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3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28家,业绩预降的有5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业绩预盈的有1家,业绩减亏的有1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18日,有36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
308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3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亏的有119家,业绩预增的有78家,业绩预降的有69家,业绩减亏的有27家,业绩预盈的有14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31日,有308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
53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3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39家,业绩预降的有6家,业绩预亏的有3家,业绩减亏的有2家,业绩预盈的有2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23日,有53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
26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4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14家,业绩减亏的有4家,业绩预降的有3家,业绩预亏的有3家,业绩预盈的有2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16日,有26家公司公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
81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3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52家,业绩预降的有12家,业绩预亏的有9家,业绩减亏的有5家,业绩预盈的有2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26日,有81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
44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3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34家,业绩预降的有5家,业绩预亏的有2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业绩预盈的有1家,业绩减亏的有1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22日,有44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
171家科创板公司提前对2023年业绩进行预告,业绩预增的有67家,业绩预亏的有41家,业绩预降的有36家,业绩减亏的有17家,业绩预盈的有9家,业绩预平的有1家。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30日,有171家公司公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
中国网财经7月3日讯 为明确市场预期,提高科创板再融资审核透明度,上海证券交易所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规定,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现予以发布,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