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提要)国内企业目前仍缺乏建立系统收藏艺术品的意识,选择过于功利和保守。其实,不妨尝试从最基础的功能性、实用性角度去挑选艺术品。文/本刊记者 徐卓航近年来,企业收藏已成为国内艺术品收藏愈加重要的参与力量。
“我现在都有心理阴影了,怕又遇到骗子。”近日,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检察官王娜电话回访70岁的蒋文兰(化名)两年前上当受骗的经历。蒋文兰是一起集资诈骗案的受害老人之一。在骗子的引诱下,蒋文兰花19万元购买了7幅成本低廉的复制画。
其实大家都知道,在战争、疫情等因素的多重影响下,整个世界的市场经济都是呈下行的状态。但是,在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具有金融属性的时候,如何选择一幅有价值的艺术品去收藏,那就需要投资者有艺术品的鉴别能力与变现能力,这样才尽可能较少投资风险。
郑柏林作品很多人以为收藏通常是有钱人玩的行当,需要大笔资金。然而,历史上有许多收藏家是白手起家,创造自己的辉煌。在当下,月收入5000元的人员众多,其中许多是公务员、医生、教师等。他们一般无后顾之忧,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未来,因而适合做长线投资,假以时日,往往有比较理想的收益。
艺术品中尤其是书画艺术自古就是热门,上自帝王将相下自普通人家,所以一句流传一句话就是盛世典藏,在当下经济稳定的时代中,收藏的又何止这些商业大咖,字画早已是走进了千家万户,大多数人是为了提升品味,也有不少人是投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