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邓大姐握着一位老者的手,声音哽咽着说:“恩来去世前,还在一直念叨你。”1904年,李默庵出生在湖南长沙的贫苦家庭,父亲是干苦力的,因为省吃俭用,所以他们一家可以勉强度日,他平时帮助干一些粗活,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一座黄埔校,半部民国史”,黄埔军校对于我国在民国时期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这座由孙中山先生提议创办,蒋介石发扬光大的近代军事学校,孕育了许多军事大才,单单是中国开国的十大元帅当中,就有五位从黄埔军校当中毕业。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即将毕业之时,“青年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于1925年2月1日宣告成立,青军会创立初期是一个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它的主要领导人既有蒋先云,李之龙,陈庚这些公开的共产党员,也有贺衷寒等国民党员。
陈赓大将是湖南湘乡人,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学习,是第一期黄埔生。然而,由于政见不同,陈赓在校期间就与一些同学亲疏有别,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作为共产党员的陈赓与他的几位同学更是势如水火,在战场上打得你死我活。
震惊世界的中山舰事件发生后,疯狂的蒋介石开始,逼迫黄埔军校的学生们退出共产党们,甚至威胁他们不再受到黄埔军校的庇护,这个曾致力于为民族的地方,逐渐被老蒋掌握在手中。蒋介石威逼利诱,无数黄埔军校学生,为共产主义奋斗,曾经的同窗更是因此刀兵相向,成为战场上的敌人。
他是黄埔军校一期小年龄的学员,14岁投身革命,东征战场屡建奇功,战火中失去家庭,终老台湾。父亲对他的期望是考取功名,光耀门楣,刘咏尧从小,就对传统的功名仕途不感兴趣,正值清末,国家内忧外患,动荡不安,这一切让少年刘咏尧心里,生出了一种不平之气。
我家有一本爷爷的黄埔路军军官学校的同学录,这书在老家。记忆:上面有校门,校门上一幅对联,贪生怕死莫进此门,升官发财请走别路。有.孙中山,将介石等各大官员头像清楚,收录了所有本期和先期同学的头像,家庭详细地址。今天想到用网络,看有无保存价值!照片以后回家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