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的课文,在继承了八十年代课本近一半经典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进,这个改进有积极的一面,保留经典,让教材不至于风格改动的特别大,但不得不指出,九十年代的课本里,很多地方的改进或者说是改动,对以后教材的影响是很不好的。
历来一些经典课文就被人们所传颂,因为有了这些好的课文,教材才能叫教材,教育才有了应该有了力量,而这几十年来,教材里面的选文修改了很多,版本也一改再改,结果导致一些好的课文被莫名其妙的删去了,这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删了之后,又重新回到初中课本的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张启阳 (四川传媒学院)近日,不少社交媒体平台掀起了一场关于语文课本的讨论和创作热潮,话题更是登上抖音热搜。有网友表示,如果不是着急赶路,语文应该是最美的学科;还有视频创作者另辟蹊径,将自己拍摄的大好河山画面与语文课本标题相结合,表达对语文这门学科的热爱。
近日,安徽无为县一名中学老师在媒体撰文称,语文教材太落后,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教材要尽快脱胎换骨。几乎与此同时,上海开放大学鲍鹏山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今一些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比较“幼稚”,没有文化含量,更没有文学积累的价值。
欢迎关注我,我是小学教师,自由撰稿人,热爱读书与音乐。前些年,小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有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等。如今,小学语文教材实现了全国统一,全部变成了部编(统编版)语文教材。尽管部编版教材反复雕琢,但也不是完美无瑕的。
2007年,80后90后熟悉的神话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从人教版第11册的语文教材中删除,给人以极大的遗憾。据相关人员介绍,牛郎织女排在“嫦娥奔月”、“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等传说爱情故事之首,歌颂青年们自由恋爱,追求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