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湾学生选修日本历史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台湾学生而言,长期接触日本历史和文化,可能在不自觉中重塑青年人的价值观,而“去中国化”的教育方式,使得部分台湾青少年对祖国的了解减少,带了很多负面影响。
“日本人来,不把我们当做人,把我们当做山上的猴子。”日本殖民台湾时期,台湾民众曾奋起反抗。如今,这段历史却正被逐渐遗忘:纪念公园无人问津,本地人甚至不知道怎么走;学生被问及这段历史时一脸茫然,“因为我选修的是日本历史”……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甚至频频媚日“谋独”。
“日本人来,不把我们当做人,把我们当做山上的猴子。”日本殖民台湾时期,台湾民众曾奋起反抗。在历史的长河中,台湾的近代历程承载了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记忆。尤其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895年至1945年),这是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篇章。早上刷到一个视频。
一、 问题的提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因地理上孤悬海外,日本觊觎已久,并通过《马关条约》将其侵占,实行殖民统治。台湾是中国最早受到日本侵略的地区,也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起点。日本图谋中国、武力侵犯台湾的最早行动,始于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
5月30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对于高中教科书介绍在殖民经济下台湾的经济发展史,描述台湾被日本殖民历史情境,因此称日本为“母国”一事,蔡正元不表认同,认为当时台湾总督府和日本政府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非“子国”“母国”的关系。
台湾民众对日本殖民历史的态度转变,折射出集体记忆在时代浪潮中的复杂嬗变。当殖民者的刺刀化为樱花般的文化符号,被精心修饰的历史叙事正悄然重塑着社会的认知坐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推行的皇民化运动,本质是系统性文化灭绝。
据台湾媒体报道,对于高中教科书介绍在殖民经济下台湾的经济发展史,描述台湾被日本殖民历史情境,因此称日本为“母国”一事,蔡正元不表认同,认为当时台湾总督府和日本政府的关系,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而非“子国”“母国”的关系。
一直以来都知道台湾有台独分子,但是没想到这群人做事居然这么没有底线,已经发展到篡改学生课本,让学生不知道中国的神话故事。在咱们这边家喻户晓的大禹治水,台湾的年轻人听都没听过,更让人生气的是,台湾教科书上面还称呼日本为母国,然后把抗日战争说成是中止战争。
海外网9月8日电有岛内历史老师向台媒投诉,开学后最新版的初中二年级历史课本被大量删减,“三国消失,武后不见”,台媒经查证发现,新课本第一章“从商周到隋唐的国家与社会”删到只剩短短4页,2400年历史仅以1600字讲完,历史人物几乎只提到秦始皇,汉武帝等人匆匆带过,课程简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来源:华夏经纬网赖清德当局新任期刚刚上路,便大肆推动“台独”和“去中国化”,不仅“倚外谋独”“以武谋独”,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极力推动“台独课纲”,妄图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不断切割两岸连结,制造两岸隔阂与对立。
近日,#台湾高中生问中国史是什么#的热搜登上大陆社交媒体平台,在一位由美食博主拍摄的《何以当归》的视频中,有台湾学生面对“噍吧哖事件”提问时,一脸茫然,因为她选修的是日本历史,却从来没有学习过这段抗日的中国史。
@锐看台湾报道 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张亚中今天在中评社发表一篇关于台湾最新历史教科“去中国化”的文章。他还通过一张前后对比的图表呈现,从中可看出民进党当局在台湾最新历史教科书中的“去中国化”作为,真的是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