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成都,刘拓的60多位亲友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他的送别会。 或许许多人最开始认识刘拓,是因为综艺节目《奇葩大会2》。画面中他谦卑地低着头,像个邻家大男孩一样讲述着自己伊拉克访古的经历。 但明天跟意外谁都不知道哪个会先来,他的生命就意外的停留在了31岁。
考古需要怎样的“热”?北大博导眼中的考古和博物馆是怎样的?请看我们的访谈。受访者:杭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元考古、佛教艺术、文化遗产保护等。历史学人才培养要体现“人文关怀”Q1杭老师您好,对当前国内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您怎么看?
准大学生们为何喜欢上考古和文博?选择相关专业后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在日后的学习中如何将热爱转变为职业生涯?记者采访了几位即将进入考古、文物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习的准大学生以及在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多年的学者和专业人士。
打开抖音的短视频,随即进入一个 “微信群”,群聊成员由不同朝代的历史人物组成,你一言我一语,将越王勾践剑、兵马俑、芙蓉石蟠螭耳盖炉、云纹图五柱器等不同朝代的文物宝藏故事逐一道来——这是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联合南京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诸多博物馆于博物馆日推出“博物馆奇遇记”系列短视频之一,诙谐幽默的方式下,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仿佛更近了。
原标题:考古、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冷门和小众专业成为更多年轻人“心头好”——“文博热”新风吹向年轻人记者 陶稳阅读提示准大学生们为何喜欢上考古和文博?选择相关专业后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在日后的学习中如何将热爱转变为职业生涯?
准大学生们为何喜欢上考古和文博?选择相关专业后会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在日后的学习中如何将热爱转变为职业生涯?记者采访了几位即将进入考古、文物保护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习的准大学生以及在相关领域学习和研究多年的学者和专业人士。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考古学资料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将成倍增加,会对田野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有更大需求。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可期。高考刚刚落幕不久,紧张刺激的志愿填报环节又将到来。选择什么专业,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2021年10月26日,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刘拓在四川考察即将被迁移异地保护的文物时意外坠亡,年仅31岁。亲友在他随身的相机发现了最后一张照片,是甲扎尔甲山洞窟内的“国保”壁画。为即将消失的文物留影,被刘拓奉为毕生热爱之事。
这几天,各省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志愿填报工作也将开启。一起来了解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又焕发新活力的专业——考古学。今年,在一些省份,这个专业入学即就业,而且带编制。比如山东、山西、陕西,都公布了新的“文物全科”本科生的公费定向招生计划,在考古学等相关专业下培养。
高考刚刚落幕不久,紧张刺激的志愿填报环节又将到来。选择什么专业,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久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的浙江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新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浙江大学正式宣布成立考古学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