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剧《亮剑》中,到解放战争阶段楚云飞所指挥的是第89师,剧情设定为隶属于第5军建制。第5军是国民党军的王牌部队,最早还有大量机械化部队,后来换装美械后成为著名的美械军之一,是解放战争时期邱清泉的老底子。
在《亮剑》这部经典的战争剧中,楚云飞作为李云龙的“一生之敌”,一直以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身份出现,其军事素养和个人魅力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楚云飞在剧中鲜有胜绩,甚至屡次遭遇败仗,但他的军衔却一路攀升,最终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这究竟是剧情需要,还是另有隐情?
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诗,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国民政府为了抵抗日寇的侵略,积极寻求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途径,其中,效仿西方军事强国组建“快速纵队”的想法,就如同战争迷雾中的一道闪电,短暂地照亮了国军现代化军事建设的雄心壮志,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快速纵队”,最终却如同昙花一现,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这支部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国军在北伐时只有八个军,但是北伐结束后部队极速扩张,部队质量更是高低不齐,很多都是北洋军阀旧部。到抗战前的1937年4月国军共有189个师,其中中央军有35个师、川军有27个师、东北军有20个师、西北军有15个师、湘军有14个师、晋绥军有13个师、粤军有12个师、桂军有7个师、黔军有4个师、马家军有4个师、滇军有2个师、其他小股派系共有35个师。
一、开序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的侵略军队从华北向华中推进,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武汉。这座坐落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政治、经济的重要节点。1938年,武汉成为了中日战争的主战场,这座城市与其背后的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名将辈出,是这个军校最好的名片,无论是我军还是国军,绝大多数名将的成长中都离不开与黄埔军校的羁绊。不仅如此,红军的队伍是越打越大,在三不管的鄂豫皖边区几乎已经成为我军牢固的根据地,到了鼎盛的1932年时,整个红四方面军加上新编的独立师,整个部队已经达到8个师,人数达 4.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