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是指眼前发花、发黑,晕是指头晕较重或自我感觉外界事物转圈,二者常同时并称“眩晕”。高血压患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禀赋不足和体质等因素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衡,气血不调,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瘀交阻,由此发病,其为本虚标实之病机特点,以脏腑亏虚为本,主要责之肝、肾二脏,兼顾心、脾,以风、火、痰、瘀为标。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头疼,眩晕,头胀,头部沉重,眼花,耳鸣,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我的一位患者,马先生,42岁,高血压已有5年多时间了,初诊时血压180/120,自述经常感到头疼,腰腿酸痛,头晕眼花,有时候眼前一片黑啥也看不见,后脑胀痛,晚上睡觉时感觉耳朵里嗡嗡叫,通常晚上12点多睡,早上四五点就醒了,醒了以后就睡不着了,睡觉还多梦,我看他精神状态确实有点差,小便不利,一干重活就容易头面发红发热,血压飙升。
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出现头痛和耳鸣,尤其是工作忙碌的中青年人。季节性疾病主要是指日射病,这一病症主要发生在夏天室外工作时,这时阳光直射头皮,让颅内血管极度扩张,导致脑膜充血和脑损伤,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眼花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致昏迷死亡。
一、腰疼腰疼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腰部肌肉疲劳、肾虚、腰椎病变等原因引起。中医认为,治疗腰疼应以补肾壮腰、活血化瘀为主。其中,四味药物常被用于治疗腰疼,分别是:狗脊、独活、土鳖虫、杜仲。二、头痛头痛是很多人都会有的症状,多由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疾病引起。
西医对于高血压,主要是应用降压药,降低血压值,到中晚期,再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中医药对于高血压,降压温和而缓慢,降压强度虽不及西药,但针对改善高血压表现出来的头晕、头痛、失眠、烦躁、心悸以及抗血栓等作用,效果较好。
患者,男,72岁,1周前因头痛至神经内科就诊,予以头部磁共振检查,考虑脑白质病、脑动脉粥样硬化,当时血压176/102mmHg,予以降压药物调整,后血压降至132/86mmHg,但头痛仍存,予加强活血改善循环等药物后亦未明显缓解,遂开具中药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