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的敖汉旗,一座保存完整的红山文化晚期积石冢掀开了神秘面纱——9月13日,中国考古学会、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赤峰市政府在呼和浩特举行新闻发布会,揭晓红山文化最新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网呼和浩特3月24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拓宇婷)3月24日,“铲”释无字天书,探寻北疆文明——2022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推介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会议发布了2022年度内蒙古6项重大田野考古发掘项目。2022年度内蒙古重要考古新发现推介会现场。
9月22日,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的中华文明的璀璨星辰——“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研讨会上,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考古重大成果公布。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出土的玉龙,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
新一轮冷空气马上抵达内蒙古内蒙古气象局消息,1月13日,新一轮冷空气来袭,内蒙古大部风雪不断,气温下降4~6℃,西部偏北、中部偏南地区气温下降6~8℃,局地气温下降8℃以上。本周这些北京名医来内蒙古出诊!1月12日,内蒙古卫健委发布了本周北京协作医院专家来内蒙古出诊信息。
今年 位于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 巴达拉胡嘎查的金斯太遗址 发掘工作取得新突破 2024年6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内蒙古博物院、锡林郭勒盟博物馆、东乌珠穆沁旗乌珠穆沁博物馆联合对金斯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是对洞
在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以西25公里的东海尔汗山的丘陵山地中有一个洞穴遗址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其山峰顶因风力剥蚀呈蘑菇状貌似古代官帽上的顶部装饰洞穴故此得名为金斯太洞穴遗址(金斯太,蒙古语意为“官帽”)金斯太洞穴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被发现,洞口方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