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随着基金销售监管趋严,银行代销基金正在经历一场洗牌。从银行年报来看,2022年代销基金普遍下降,影响了银行代理基金手续费收入的增长。当前格局下,代销基金市场正加速重塑,有银行选择主动退出基金销售业务,不少第三方销售机构相继注销基金销售业务牌照。
q1:现在在银行能买到的理财产品非常多,眼花缭乱。我想请教:银行代销理财产品时是按什么标准挑选的?我个人挑选产品,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q2:目前收益比较高的主要是一些有限合伙产品,但听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超募和未投向实际项目,如何避开这类风险?
日前,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则民事判决书显示,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工商银行长沙东塘支行因不服一审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的判决结果纷纷提出上诉,法院二审作出判决:工行东塘支行工作人员在推介理财产品时未尽到适当性义务,应承30%的责任。
据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7月24日,2023年以来,20余家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基金销售业务违规被监管出具警示函或责令改正。从违规行为来看,机构风控不到位、业务人员资质欠缺、内控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引起监管注意。
相信大家对“银行理财”这个词并不陌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有投资理财观念。由于很多投资者既不懂投资又厌恶风险,因此更喜欢购买银行理财。因为在很多老百姓的眼里,银行是由国家背书的金字招牌,所以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肯定也是安全的。那么银行理财真的没风险吗?
来源:证券日报图集 银行过去只能销售自己银行的理财产品,但随着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和资管新规的落地,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证券日报》记者近日发现,目前有不少银行在代销其他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受股市进入涨跌震荡期影响,北京地区各家银行基金代销业务普遍比较冷清,前来购买基金的投资者很少。对此,一家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表示,“目前股市仍在低位徘徊,很多投资者比较担心,其实纵观A股市场历史,暴跌过后反而容易出现暴涨。机会往往藏在谷底,高点买入基金未必是件好事。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来源:券商中国截至4月1日,中、农、工、建、交五大行2022年年报悉数披露完毕,加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下称“八家重点银行”),银行系基金代销业务整体概貌浮出水面。
当前,一些机构集合大量的银行理财信息向社会推荐,甚至在网站引导客户预存资金并投资,声称对接银行理财产品。衡水市处非办提醒公众,相关银行并未与此类机构合作,银行理财产品无任何代销,消费者不要为高收益诱惑而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每经记者:黄小聪 每经编辑:肖芮冬近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以及招行陆续披露了2022年年报,其中直接或间接地披露了2022年基金销售的相关数据。从披露代销金额的工行、农行、交行来看,都出现了同比下滑;而中行、建行等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也都出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