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大约有300万新发心衰病例,在25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更是高达1210万人,即每100人就有1.1人发生心衰,心衰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这心脏,一动就砰砰跳,还是别运动了,省得再出问题。”这样的话,您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尤其是从中老年人的口中。但真相是,心脏不好的中老年人真的就不能运动了吗?其实不然!
市民张先生:我父亲今年65岁,患慢性心衰5年,心衰反复发作,每次心衰发作都要住院治疗。河北以岭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兼一病区主任中医师袁国强表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是老年人群中住院治疗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病率高、再住院率高、死亡率高,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近日,《慢性心力衰竭芪苈强心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在2024心血管健康大会上发布,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指导芪苈强心在心衰治疗中的合理应用,以期减轻我国心衰疾病负担。
“老龄化”这3个字现在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老龄化的影响。对于我这个医生来说,老龄化带来的是各种压力。在张医生刚入职的时候,高龄老人的手术很少有人去触碰,如果成功完成一例,那就相当于放卫星了。
极目新闻记者 廖仕祺通讯员 刘姗姗实习生 牛卓然六旬老人胸闷、喘气7年,病情逐渐加重,心脏随时可能会“罢工”,危及生命。日前,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成功为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起搏器(CRT-D),在治疗心衰的同时,兼具自动除颤功能,以防猝死。
癌症是一个大家庭,其中不仅有号称喜癌的“甲状腺癌”,也有号称癌症之王的“胰腺癌”,但其中绝大多数“成员”的五年生存率超过50%,而心力衰竭则不同,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的终末阶段,一旦患者确诊心衰,也就说明心脏功能受到了损害,进入了恶性循环,五年生存率远远低于50%。
来源:环球网 2024年国内心血管领域成绩斐然,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方面均取得了众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总结出本年度国内心血管领域具有原创性、突破性和引领性的十大临床研究。
来源:【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
心力衰竭是心脏的排血量不能满足人体日常活动和机体代谢需要所出现的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多见于各种心脏疾病及相关疾病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心脏排血量下降。另外一些机体需要量增加的疾病如甲亢、中度贫血、动静脉瘘等,因心脏不能满足需要而出现心衰。
今天到问诊做导诊自愿者,看了下内科医生治病,其中有一个75岁老人,心衰,胃出血,拿了个检查报告单给消化内科医生看,医生给家属说,建议他找心内科医生看心衰的问题,但是这个消化内科医生说治疗心衰的大致思路就是强心,利尿,活血,建议他弄点呋塞米和其他药吃,我插了句嘴,我说这个病人血钾低,不建议用呋塞米,应该选择用螺内酯更好,而且老年人血压也高,可以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