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3-2024)》显示:我国粮食与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增强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3-202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随着春耕备耕有序推进,全国已进入农资购买高峰期。农业农村部农资保供专班调度显示,目前,化肥省级到位率达82.7%,县级到位率达77.1%,各地正在加快入户,进度与常年持平。
来源:【华声在线】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4—2033)》预计,2024年,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有力有效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继续稳步提升。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哈尔滨9月19日消息(记者庞淼)9月19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举行,标志着该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从今天开始正式启幕。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齐志明)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关于全力做好2024年春耕农资供应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资保供稳价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流通主力军作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做好春耕农资供应服务工作,为夺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份,全国菜篮子指数为122.52,环比下降1.58个点,同比下降0.8个点。其中,蔬菜价格基本平稳,环比小幅下降。2024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5.04元,环比下降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对作物产量的贡献达到50%以上,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眼下,全国春耕备耕正如火如荼展开,各地进入用肥旺季。记者17日采访相关专家和企业人员得到的消息显示,目前我国化肥产量充足,价格稳定。
立秋前后,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市场蔬菜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消费量持续增长。8月7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北京新发地市场获悉,6日市场蔬菜上市量为2.4万吨,水果上市量为1.3万吨,猪肉上市量为1668头,市民菜篮子果盘子品类丰富沉甸甸。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本报讯 (记者 刘子璇)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米袋子”“菜篮子”保障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摆在突出位置,积极主动作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保障工作质量稳定提升,肉蛋奶、蔬菜、水果等优质产品供应充足。
新华社哈尔滨3月15日电 题:科技助增产 农资供应足——产粮大省黑龙江春耕一线见闻新华社记者孙晓宇、赵国钰3月中旬,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进入备春耕旺季。新型播种机销售火热、无人机植保技术加速普及、农资有序下摆……春耕备耕有条不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不误春。清明节过后,从南到北,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推进春管春耕生产。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目前,全国春播粮食完成意向面积的13.2%,进度同比略快0.1个百分点,全国春播总体进展顺利。化肥是粮食的“粮食”。
雨水节气过后,全国春耕生产由南到北大面积展开。当前,各地春耕在农资供应、防灾保苗、科技赋能方面有哪些新进展?记者近日在新疆、山东、湖北等地采访,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寻找答案。 农资供应有保障吗?一场春雪过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光明村的山坡依然覆盖着积雪。
“菜篮子”无小事,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我们的餐桌。最近,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部分蔬菜的价格出现了一波较为明显的涨幅。主要原因,一个是受高温、降雨等天气变化的影响,再加上七八月份本来就是蔬菜生产供应的“夏淡”季,多种原因叠加,造成了蔬菜供应不足,最终影响了菜价。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源头,做好种子保供是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基础。5月26日,记者从省种子总站了解到,春耕生产期间,我省累计调运储备各类作物商品种子(薯)71829万公斤,销售商品种子(薯)70936万公斤,全面完成了种子保供任务。
来源:【农民日报】当前,全国春耕备耕正在由南向北陆续启动。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由于2023年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制种面积普遍增加,预计今年春夏播粮油作物种子总体供大于求,种子质量水平好于上年,生产用种有保障。目前各地种子市场运行平稳,价格水平稳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