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发展中,国家在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整体高速发展,作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央补贴资金来源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已远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需要,导致补贴资金缺口持续增加等一系列问题。
: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陆续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出更为明确要求,全国性倡导采用焚烧发电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式,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水平及无害化处理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近几年,在我国很多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已经成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和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式。不过,记者近期在陕西、广东、海南等地调查发现,无论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中西部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垃圾焚烧厂“吃不饱”的现象。这一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又该怎样解决?
治道变革关于垃圾分类,很多地方的政府都进行了大力推动,但收效甚微。近日,据媒体报道,约2万吨来自上海的垃圾,被倾倒至苏州某岛。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垃圾处理的关注。垃圾其实不是废物,而是资源,不过是放错了地方而已。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文、通讯员黄云伍摄影报题:8月14日上午,韶关市武江区龙归镇伯贤垃圾分类处理厂正式动工兴建,这个由当地村民自掏腰包建设的垃圾处理厂也是韶关市首个乡镇垃圾分类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开建龙归镇隶属韶关武江区,京港澳高速和乐广高速在龙归镇均设有出口。
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的收益主要来自垃圾处置费和上网电费,还依靠政府补贴。2020年9月,实施了快15年的“国补”开始退坡,中央补贴逐年退出。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调研发现,从规模上看,垃圾处理规模较小的企业受“国补退坡”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