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经济最近几年正在迅猛发展,而经济发展则不可或缺的需要电力,一旦一个国家失去了电力供应,那么不仅百姓的生活会变得非常不便,整个国家的所有部门也将陷入瘫痪,而这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电能也成为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发电技术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而最近几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在2021年,我国曾经一度出现电力短缺的情况,那么今年在各方面压力依然存在的情况下,电力该如何保障?来看两会记者在制造业大省浙江的采访和观察。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 刘娟界面新闻记者 | 张慧中国风电和光伏装机总量突破11亿千瓦4月29日,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同比增长34%,占新增装机的92%。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
作者:张志鑫(海关总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近期西方舆论场持续炮制“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宣称中国政府补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致使产能过剩,为消化过剩产能,以明显低于市场价在海外倾销,冲击了全球供应链和市场。
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原则和价值规律来看,还是结合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情况来分析,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都是伪命题。将中国出口产品等同于产能过剩,不符合经济常识和客观事实。在全球化背景下,产能多少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近期,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发表关于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论调,遭到多方质疑。美国彭博社发表评论认为,试图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阻挠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违背经济学原理,不利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