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中国古代对很多事情都有讲究,尤其是对盖房、搬迁等等,都有很多原则,那这些原则很多都源于一个词“风水”,这个词往往会让现代人民感觉非常迷信,其实我个人认为很多风水里面的原则,很多是前人的一些经验,给后人留的一些告诫。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纵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有着礼仪之邦、文明之邦的称号,相信每一个国人都能感受到,礼仪规范贯穿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除此之外还有诸如风水等来自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经验,它们都以谚语、俗语和歇后语等代代相传,至于是否有科学依据,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时候有句话叫:前不栽桑,后不栽柳,中间不栽鬼拍手,左不栽杏,右不栽桃。原因在于桑树的根系很发达,非常容易的就把地上的营养吸取上来,所以桑叶很会大,广东是小叶桑,广东也产丝绸,但是广东的丝绸没有江南的丝绸好,原因是大叶桑,树枝矮,根深,叶片大,广东那边呢,叶片小,树高,所以有那么一个区别。
在农村好多人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些花草树木,不仅能作为观赏,而且还能美化环境,但是栽树也是有讲究的,尤其以前那个年代说法更多,其中就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其实这只是前半部分,后一句才是重点,可惜好多人不知道。
农村俗语“头不顶桑,脚不踩槐”,讲的是民宅修建时,木料如何使用中的一种禁忌,这里特别指的是民宅使用部位的禁忌。意思是房屋顶不能用桑木,民宅用能踩踏之地不能用槐树木。桑树和槐树都是木材中比较优质的,对于一些木材不多的地方来说,也算得上是上等的木材了。
树木在大家平常的生活中肯定很常见,人们和树木之间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都很好,家里的家具,写字的纸张里,公园里乘凉的阴凉处,等等很多地方都离不开树木,可以说树木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古人却说有“四大鬼树”,你知道是哪些树吗?
俗语是我国传统文化,内里是逻辑经验总结。古代社会中,古人将生活经验总结出来,供后辈学习。时间久了,就形成庞大的俗语体系。相比诗词歌赋,俗语显得市井,但从传播角度看,俗语传播度远高于诗词。俗语:“家中三喜能人出,门前四树辈辈穷”肯定有人听过,三喜和四树是生活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