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包银饰品冒充真金 典当铺里露出马脚检察机关依法介入引导侦查破获上游造假窝点本报讯(记者郭树合 通讯员韩晴)金灿灿、沉甸甸的金手镯和项链被火烧后,竟然只有一层金皮。原来,犯罪分子为牟利,将金包银饰品当作真黄金典当,以赚取高额差价。
“只要金价的1/10”“挑战1克金打造40克金手镯”……近期网上出现了许多“金包银”首饰直播间全国各地也陆续出现了“金包银”专卖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金包银”的火爆与争议并存部分“金包银”首饰可能暗藏消费陷阱视频展示手工制作“金包银”首饰。
[微风]315还在发力,打假记者也被打假了!河南都市频道揭露金包银骗局,消费者买回家的黄金竟然是镀金,商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大谈“捞完钱就跑”,理直气壮引发无数怒火,网友正义出警抵制商家时,当事人却突然出面曝光完整监控录像,原来采访内容是记者恶意剪辑!商家的原话究竟是什么?
春节临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春节期间消费不踩坑,留意以下六点:一、抵制餐饮浪费春节是欢聚团圆的日子,不应成为餐饮浪费的重灾区。所谓“年年有余”是指每年仓有余粮、库有余钱,不是为了“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而营造“剩宴”。
前言在这个真假难辨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大品牌就是质量的保证,是信誉的象征,然而,现实却往往给我们泼上一盆冷水,告诉我们“树大招风”的道理。这不,就连大家耳熟能详的“周大福”、“老凤祥”这些珠宝界的金字招牌,也遭遇了假货的侵袭,而且造假成本是需要十几块钱。
大伙都晓得315是专门揭露那些坑咱老百姓商家的特殊日子,每年一到这时候,大家都眼巴巴盼着看又有哪些黑心商家被揪出来。但谁能料到,今年竟然出现大反转,打假的记者反倒被别人打假了,这剧情简直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