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江西手机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彦松、黄玉龙报道: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缺少时间去结识新朋友或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年轻人对多样化社交需求的追求,找“搭子”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形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流行起来。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9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钱玲玲孙春燕崔晓旭/文 受访者供图)00后的年轻人,正创造出一个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职业。并且,在厦门都挺火的。一种“搭子”式社交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找“搭子”,其实就是找陪伴,这些“搭子”收取一定的费用,出租自己的闲暇时间、技能和经验。
一次偶然的兼职,让晓楠(化名)接触了一个光怪陆离的职业,她第一次知道,市面上居然有一类付费陪聊的交友软件:主动发起聊天的一方,要为发给对方的每一句文字、每一通语音、每一次视频电话付费。更令她吃惊的是,陪聊的背后,寄生着“聊天员”、“招募中介”等各色人群。
从几十元的“陪聊盲盒”,到上千元的定制“虚拟恋人”,近年来,虚拟陪伴服务已成为年轻人在网络上寻求心灵慰藉、吐露心声的新兴手段。但记者调查发现,虚拟陪伴背后存在收费套路、内容暧昧、未成年人参与等诸多问题。
2000年春晚小品《钟点工》开场,宋丹丹讲了一段顺口溜:“有人花钱吃喝,有人花钱点歌,有人花钱按摩……有人花钱雇我陪人唠嗑。”在千禧年初,服务业发展催生出了钟点工陪聊这样的新奇业务。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互联网对生活无孔不入的渗入,这种服务升级为“线上陪聊”。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婉茜“三亚芒禾音乐节冲不冲?”“跨年演唱会一起去啊!”……打开海口“95后”女生邢越的微信聊天列表,一个名为“演唱会票搭子”的置顶群聊不时弹出消息。邢越和“演出搭子”一起观看演唱会。受访者供图“最近各类演出活动多,大家都在忙着奔走相告,互相帮助抢票。
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探究陪聊服务背后的涉黄现象,一起来看一下吧。2013年,美国导演斯派克·琼斯的电影《她》上映,影片讲述了一段发生于未来的“人机恋”——心思细腻的信件代理写手西奥多刚与妻子离婚,还没走出心碎的阴影。
84.4%的人存在健康困扰,体重/体型管理高居健康困扰榜首,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健康意识薄弱,“难坚持”“拖延症”成为阻碍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因素。你有没有中招?3月24日,“共建健康城市 共享健康中国”主题论坛暨2024“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冯和平和部分群友合影。“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段时间他们对我的嘘寒问暖,贴心陪伴,让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昨日,经历过两次中风的冯和平对记者说道。冯和平年过半百,但一直没有成家,早年从丹阳丝绸厂下岗后,光景不是很如意,现在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前,没人陪伴的晚年生活倍感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