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乃明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20年第2期原文刊载于《学术研究》2019年第11期利玛窦绘《坤舆万国全图》(图源:张西平:“泰西儒士”利玛窦《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0月22日 17 版))内容提要:中文语境之大西洋概念最晚出现在明朝嘉靖时期,其意本指
四大洋是地球上四片海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总称,也泛指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海水体积为地球体积的1/800,海洋面积为36100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占49.8%,大西洋26%,印度洋20%,北冰洋4.2%。
西方文明,与亚非的四大古文明――中国、印度、两河、古埃及――相比,确实与众不同。亚非四大古文明,都与大河有关,都限定在一个固定的陆上区域中,历千年而不变。但西方文明不同,它从一开始便与海洋有关,没有诞生在大河附近,也没有圈定自身的范围。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9165.5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面(包括附属海域及南冰洋部分水域),占去了地球总面积的近20%。洋面狭长,呈现出了傲人的S形身姿。正因为此,触发了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的灵感,大陆漂移学说横空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