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就业,为了让老百姓掏钱消费,国家动真格的了。实现是4月份的消费数据太“吓人”,CPI相较于去年同期只上涨了0.1%,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更难看,除了餐饮收入在孤零零地维持增长1.19%,其他类目齐刷刷全部上交了“不及格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鼓励人们消费的政策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出。概而言之,这些促进消费的政策大抵可归为三类:其一是大搞节庆活动,什么“购物节”“旅游节”“国际邮轮节”“国际光影节”“国际电音节”…
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刺激消费的政策,此前国家发改委也已针对电子产品、汽车两大类产品发布促消费政策。那么,今天印发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有哪些新的举措?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南方+记者就此发出提问。
作者:李义平(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
今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介绍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提振消费,需要让百姓有钱消费,也就是增强消费能力,财政资金补贴可以发挥直接、立竿见影的效果。还需要居民具有一定收入水平和经济能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才能让消费升温更持续。今年春节,用新手机发出新年祝福的人将比往年更多。
5.2%的经济增速,让中国经济“2023成绩单”成色好、分量足!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供给需求稳步改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2025年民生工作,主打一个增字。三里河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闻稿中,均多处提到增收这一关键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