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27日在北京介绍了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真实世界数据,并指出疫苗能有效预防感染,显著预防重症和死亡。
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科学家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新冠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诱导的T细胞反应的总规模是相似的,然而,灭活疫苗使免疫系统暴露在整个失活的病毒面前,引发了针对病毒上不同蛋白质的广泛免疫反应。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11日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已有超过100万人接受了新冠疫苗接种。对于9类重点人群,预计在1月15日前完成第一针剂接种,2月5日前完成全部两针接种。那么,关于疫苗的这些事儿,你肯定想要了解。79.34%的保护力意味着什么?
近日,首支国产新冠疫苗获批附条件上市,目前已经开始在多地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该疫苗的保护效力如何?随着新冠病毒变异的不断发生,疫苗的有效性会不会受到影响?各国疫苗研发进展如何,西方备受关注的mRNA疫苗到底安不安全?
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公布:国药中生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研制的灭活疫苗在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以后,继成人使用之后,继续开展了3—17岁人群的扩大临床试验,积累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及时上报国家,经过专家的认真审评论证,充分证明了在3—17岁这个人群是安全的。
王丽莎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法律系副教授今天,新冠疫情虽然在中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各地仍有新病例发生。为了遏制疫情的大规模流行,党中央高度重视,医务人员们“逆向”而行,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防止疫情的继续扩散。
不同疫苗的特点每个新生儿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种疫苗,疫苗的保护将会伴随其一生。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对疫苗的重要作用印象更加深刻。今天小编带你get那些关于“不同疫苗的特点和作用机理”的小知识。
12月31日,北京市第197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从现场获悉,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介绍,在技术原理上,灭活疫苗是安全性非常有保障的疫苗技术。目前,英国、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都布局了新冠灭活疫苗的研制工作。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相关专家在会上介绍,目前中国上市的四款疫苗主要采取两种技术路线研制。其中,灭活疫苗与天然的病毒体结构相似,免疫应答也较强,具有良好安全性,在2-8℃下可以长期保存。
陈薇院士和康希诺一起研发的腺病毒载体COVID-19疫苗最近上市了。陈院士受访时解释COVID-19疫苗的各个技术路线,无意中提到一个被疫苗界长期忽略的概念:她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不是活疫苗,但也不是灭活疫苗,准确地说,基因工程疫苗根本不存在【灭活】的概念。
2023年1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菱秀团队联合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王颖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洁主任医师,在 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Repeated vaccination of inactivated SARS-CoV-2 vaccine dampen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Omicron variants in breakthrough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李由 陈正)为什么西方不做灭活疫苗?为什么美国的新冠疫苗突然走得更快了?围绕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新华网独家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为什么美国的新冠疫苗突然走得更快了?高福:这很正常。为什么?
目前国内外研发的疫苗有七类,即灭活疫苗、弱毒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纳米颗粒疫苗。按照我们国家的五条技术路线来说,有灭活疫苗、流感病毒作为载体的弱毒苗、腺病毒疫苗、核酸疫苗、蛋白亚单位苗。